《感怀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23:45:43

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

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

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

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

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

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怀六首 其二
作者: 曹于汴 〔明代〕

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
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
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
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
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
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

白话文翻译:

有的人居住在昆山的山麓,眼前的景物尽是珍奇美丽的事物。
他们用玉米做饭,用贝壳编织衣服;
而有的人居住在荒凉的边缘,眼前却尽是鬼怪妖邪。
他们面目扭曲地叫喊,阴冷的风让人感到凄凉。
虽然我们所居之地不同,却相互憎恨,徒然成了痴迷;
山中的鬼怪也在跳跃,聊以解我心中的忧愁。

注释:

  • 昆山麓:昆山位于江苏省,古时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宝藏而著称,象征着富饶和美好。
  • 炊玉:用玉米(或比喻珍贵的食物)来做饭,意指生活富裕。
  • 纫贝:用贝壳编织衣服,表示用天然材料生活。
  • 魍魑:指鬼怪妖邪,常用以形容荒凉地方的恐怖。
  • 倛面:形容面目扭曲,带有妖异之感。
  • 阴风凄:形容阴冷的风,带来悲凉的气息。
  • 山鬼:山中的鬼怪,反映自然的神秘与人心的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于汴,明代诗人,字子衍,号心斋,出身于士族,自幼聪慧,热爱诗文,多有创作,尤其擅长古体诗。他的作品常带有情感的深邃与对社会的思考,反映了明代的风土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时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比富庶与荒凉的生活,表现出对人世间不同境遇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感怀六首 其二》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人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诗的开头描绘了昆山麓的美好与富饶,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而后转向荒凉的边缘,展现了阴暗与恐怖。两种境遇的对比,突显了人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与隔阂。诗中“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一句,深刻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生活条件下的相互误解与仇恨,令人深思。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尤其是“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的细腻描写,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优美与富饶;而“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则带来一种诡异的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是在描绘人与环境的关系,更是在探讨人心的复杂与社会的多元,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与哲理性,值得深读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或居昆山麓,触目尽珍奇:有人住在昆山山脚,眼前所见尽是美丽景物。
  2. 炊玉以为食,纫贝以为衣:他们用玉米做饭,贝壳编织衣服,生活富足。
  3. 或居荒裔区,触目尽魍魑:而有人则居住在荒凉的边缘,眼前尽是妖邪鬼怪。
  4. 倛面叫以啸,阴风凄以悲:他们面目扭曲,发出怪叫,阴冷的风让人感到悲凉。
  5. 所居乃不同,相憎徒成痴:虽然居所不同,但却彼此憎恨,徒然成了痴迷。
  6. 山鬼亦趫跳,聊以解我颐:山中的鬼怪也在跳跃,聊以解我心中的忧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昆山与荒区的对比,突显不同生活境遇的差异。
  • 拟人:将鬼怪赋予跳跃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与表现力。
  • 比喻:用“炊玉”“纫贝”比喻富裕的生活,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不同生活环境下人们的状态,表达了对社会分化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了在不同境遇中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山:象征富饶、美好。
  • 荒裔区:象征荒凉、恐怖。
  • 山鬼:象征神秘与未知,反映自然的力量。
  • 玉、贝:象征珍贵与富裕,体现人们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山”象征着什么? A. 荒凉
    B. 富饶
    C. 恐怖

  2. 诗中“倛面叫以啸”主要描述了什么情景? A. 美好生活
    B. 鬼怪的恐怖
    C. 自然的宁静

  3. 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人与环境的关系
    C.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曹于汴的作品更注重对生活环境的描绘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