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晓行》

时间: 2025-02-04 13:33:58

草露泠泠著屐行,野桥村巷不知名。

长庚如李天将曙,始听荒鸡第一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露泠泠著屐行,
野桥村巷不知名。
长庚如李天将曙,
始听荒鸡第一声。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草地上露水滴滴,鞋子踩在上面发出声响;
乡间的小桥和村庄巷子,都是不知名的地方。
晨星像李白笔下的天边星辰,
这时才听到荒野中公鸡打鸣的第一声。

注释:

  • 泠泠:形容水声或清冷的样子,这里形容露水的清冷。
  • :木屐,一种传统的脚踏物。
  • 长庚:指晨星,古代诗歌中常用以象征黎明的到来。
  • 荒鸡:指在乡村或荒野中的鸡,形容自然环境的朴素和宁静。

典故解析:

  • 长庚:古代神话中,长庚是掌管星辰的神,常被用来指代晨星,象征着新的开始。
  • 李白:提到李白,可能暗示诗人对其的钦佩,也可能是借用李白的意象来加强诗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九皋声公,明代诗人,出生于明代中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踏着露水走在乡间的道路上,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晨曦来临的期待。

诗歌鉴赏:

《吴山晓行》展现了清晨乡间景象的恬静与美好,诗人在行走中细致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诗的开头“草露泠泠著屐行”,通过“泠泠”二字,鲜活地描绘出露水的清凉,展现了清晨的生动气息。接下来的“野桥村巷不知名”,则表现了诗人对乡间隐秘之美的欣赏,这里的每一处都是自然赋予的无名之地,充满了宁静和神秘感。

“长庚如李天将曙”,在这句中,诗人用晨星的出现象征黎明的到来,李白的引入不仅增强了诗的文化内涵,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新的开始。而最后一句“始听荒鸡第一声”,将自然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结合,荒鸡的鸣叫是乡村晨起的标志,传达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使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生活的活力。

整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远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露泠泠著屐行:在清晨的草地上,露水滴落,脚踩在草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生动地描绘出晨间的气息。
  2. 野桥村巷不知名:乡间的小桥和村道,不知名的地方,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
  3. 长庚如李天将曙:晨星闪烁,像李白诗中描绘的那样,象征着黎明即将来临,暗示希望和新的开始。
  4. 始听荒鸡第一声:在这宁静的早晨,终于听到了公鸡的鸣叫,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带来了一种生活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晨星比作李白笔下的意象,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 拟人:露水“泠泠”地响起,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清晨的乡村景象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露:象征清新、纯洁,代表大自然的生机。
  • 长庚:象征黎明,代表希望和新的开始。
  • 荒鸡:象征乡村生活的真实与质朴,传达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泠泠”形容什么?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D. 雨声

  2. “长庚”在诗中指的是哪个天体?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3. 诗人对乡村的态度是? A. 讨厌
    B. 无所谓
    C. 向往
    D. 忽视

答案:

  1. B. 水声
  2. C. 星星
  3. C. 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比较《吴山晓行》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吴山晓行》更侧重于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而《鹿柴》则表现了更深的孤寂与思考。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各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