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时间: 2025-01-25 17:59:25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作者: 赵时春 〔明代〕

将坛醇酒冰浆细,
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
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
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
太平依旧独闲身。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元宵节,我们将美酒和冰浆细致地调和,
邀请朋友们共聚一堂,灯火熠熠,气氛新鲜。
等到清冷的夜空中明月升起,
不让白发老者的忧伤侵扰我们的欢愉。

香气如桂花般弥漫,烛光透薄,
红色的酒液映照在榆树阶前,显得分外娇媚。
众多美酒佳品让人心情愉悦,
在这个太平的时代,我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


注释:

  • 醇酒:指味道浓郁的酒。
  • 冰浆:用冰冷的水调和的液体,意指清凉可口的饮品。
  • 元夜:元宵节的夜晚。
  • 清霄:指清冷的天空。
  • 寒吐月:形容寒冷的夜空中月亮升起。
  • 白发:年老的人,象征着岁月。
  • 侵人:侵扰人的心情或生活。
  • 香翻桂影:香气仿佛在桂花影子间荡漾。
  • 宝靥:娇艳的面容,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群品:多种美酒佳肴。

典故解析:

  •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农历正月十五,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 桂影:常常用桂花象征美好和高洁,寓意节日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时春,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感受以及与朋友共饮的欢乐,同时也隐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美好与人们的欢愉。开头两句,诗人用“醇酒”和“冰浆”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邀请和对节日的热情。接下来的“直待清霄寒吐月”,则将时光的流逝和夜空的宁静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老去的忧虑,然而“休教白发老侵人”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强调要珍惜当下的快乐。

后四句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美丽。桂影与烛光的交融,红酒与榆阶的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显示出节日的热闹与温馨。而“群品欣欣增气色”则表达了众人共享的欢乐与美好,最后一句“太平依旧独闲身”则传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平和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轻松愉快的语调,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坛醇酒冰浆细:设宴的酒是醇厚的,调和得细腻可口。

  2. 元夜邀宾灯火新:在元宵节的夜晚,邀请朋友们,灯光闪烁,气氛焕然一新。

  3. 直待清霄寒吐月:静待夜空中寒冷的月亮升起。

  4. 休教白发老侵人:不让白发老人忧愁地影响到我们的欢乐。

  5. 香翻桂影烛光薄:香气如桂花般弥漫,烛光微薄。

  6. 红沁榆阶宝靥匀:红酒映照榆树阶前,显得娇艳动人。

  7. 群品欣欣增气色:众多美酒佳品让人心情愉悦。

  8. 太平依旧独闲身:在这个太平的时代,我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香气与桂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 对仗:如“香翻桂影,红沁榆阶”,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休教白发老侵人”,将人的情感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欢愉气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欢乐与团聚。
  • :象征时间流逝与宁静。
  • 桂花:象征美好、纯洁的情感。
  • 烛光:象征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团圆和庆祝的象征,而月亮则常常与思乡和团聚相联系,桂花则是高洁和美好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来邀请朋友们共聚一堂? A. 美酒
    B. 美食
    C. 诗歌
    D. 灯火

  2. “香翻桂影”中的“桂”指的是? A. 桂树
    B. 桂花
    C. 桂酒
    D. 桂影

  3.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于岁月的无奈
    B. 对生活的珍惜
    C. 对友情的渴望
    D. 对美酒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元宵》与赵时春的《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均描绘了元宵节的氛围,但李白更多地强调了月亮与思乡之情,而赵时春则更注重于聚会的欢乐与生活的宁静。

粗略解读:

李白的作品在抒情上更为豪放,而赵时春则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细腻与温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