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耿令君药名韵》

时间: 2025-04-28 03:08:31

赋分微官即忍冬,衣单无计可防风。

四方远志从头去,一水空青到底穷。

地骨自寒谁与祛,天门欲到愧无功。

是谁直上凌羊角,却更从容使脱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分微官即忍冬,衣单无计可防风。
四方远志从头去,一水空青到底穷。
地骨自寒谁与祛,天门欲到愧无功。
是谁直上凌羊角,却更从容使脱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艰难的处境和追求理想的孤独。诗人虽身为微官,却不得不忍受寒冷的冬天,衣着单薄,无法抵御刺骨的寒风。远方的志向似乎遥不可及,犹如从头出发,水面空旷而青翠,最终却无尽头。大地寒冷,谁能帮我驱散这寒意?天门高耸,却因无所成就而感到愧疚。究竟是谁能直上高峰,却又自得其乐于空灵的境地?

注释:

  • 赋分微官:赋分指担任小官职,微官即低级官吏。
  • 忍冬:忍受冬天的寒冷。
  • 衣单无计可防风:衣着单薄,没有办法抵挡风寒。
  • 四方远志:远大的志向,指向各个方向。
  • 一水空青到底穷:水面空旷,青色的水面似乎没有尽头。
  • 地骨自寒:大地的骨骼本身就寒冷。
  • 天门欲到愧无功:欲到达天门却感到无功而愧。
  • 凌羊角:指高峰,可能比喻追求的理想。
  • 脱空:脱离空灵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抒情诗见长,常表现个人的理想与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作者身处微官之际,面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寒冷与孤独时的无奈与坚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而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开篇“赋分微官即忍冬”,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份与处境,展现出身为小官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情感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外界的寒冷以及内心的孤独。尤其是“衣单无计可防风”,将一种无力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意象的运用上,“四方远志”与“一水空青”的对比,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仿佛远大的志向如水面般无边无际,却又无法抵达。最后几句则转向反思,质问自我的追求与成就,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描绘,更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赋分微官即忍冬:诗人自述身为微官,生活艰辛。
  2. 衣单无计可防风:描绘寒冷的冬季,身着单薄衣物,无法抵御寒风。
  3. 四方远志从头去:远大的理想似乎无处不在,但又遥不可及。
  4. 一水空青到底穷:水面空旷,象征追求的漫长与无尽。
  5. 地骨自寒谁与祛:大地本身寒冷,渴望有谁能为我驱散寒意。
  6. 天门欲到愧无功:想要达到理想的高峰,却感到自己毫无成就。
  7. 是谁直上凌羊角:质问谁能轻松达到高峰。
  8. 却更从容使脱空:反而在空灵中自得其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在孤独中自省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忍冬:象征艰苦的生活。
  • 衣单:代表诗人脆弱的处境。
  • 四方远志:象征追求的理想。
  • 一水空青:表现追求的遥远与无尽。
  • 地骨自寒:代表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身为什么官职? A. 大官
    B. 微官
    C. 无官
    D. 退休官

  2. 诗中提到的“天门”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生活
    D. 朋友

答案: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曹彦约的《次耿令君药名韵》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李白的作品则展现了一种豪情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