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

时间: 2025-04-29 01:19:51

文倚马,笔如椽。

桂殿早登仙。

旧游册府记当年。

衮绣合貂蝉。

庆天申,瞻玉座,鹓鹭正陪班。

看君稳步过花砖。

归院引金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文倚马,笔如椽。桂殿早登仙。
旧游册府记当年。衮绣合貂蝉。
庆天申,瞻玉座,鹓鹭正陪班。
看君稳步过花砖。归院引金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文人骑马而行,手握笔杆,意气风发的场景,仿佛要在高官的桂殿中早早登上仙界。提到昔日的游玩趣事,记录在册的府邸中。刺绣的华服与貂蝉的美丽交相辉映,庆祝天子申时的盛典,目光投向玉座,看到鹓鹭等高贵的鸟儿陪伴在侧。看你稳稳地走过那花砖铺成的小道,最终回到那引人入胜的金莲院子。

注释:

  • 倚马:指依靠在马上的姿态,这里暗示文人风采。
  • 笔如椽:形容笔力雄健,书法出众。
  • 桂殿:指的是宫殿,尤其是高贵的地方。
  • 衮绣:衮是指皇帝的服装,绣则指绣花的华丽。
  • 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丽和才情。
  • 鹓鹭:高贵的鸟类,象征地位与尊荣。
  • 金莲:指美丽的女子或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是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词多描写自然、抒发情感,善于用典,表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送别何晋之的兄长而作,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祝福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在繁华而又充满竞争的朝廷生活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喜迁莺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开头的“文倚马,笔如椽”,描绘出一个自信满满的文人形象,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对文采的自信与骄傲,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望。

接下来的“桂殿早登仙”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暗示着理想的实现和对成功的渴望。古代的文人往往追求仕途,桂殿象征着权势和荣耀,而“旧游册府记当年”则是对往昔的追忆,增添了一份温情。

词中提到的“鹓鹭正陪班”,不仅仅是对高贵身份的追求,也是一种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在朝中能够如同鹓鹭般受人尊重,步步高升。而结尾的“归院引金莲”则把整个场景拉回到温馨的院落,象征着回归与安宁,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美好。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倚马,笔如椽:描写文人骑马的姿态,展现出其风采与气度。
  2. 桂殿早登仙:表达对未来理想的向往,暗示着高官厚禄。
  3. 旧游册府记当年:回忆往昔,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4. 衮绣合貂蝉:描绘华贵的服饰与美丽,象征着地位和才情。
  5. 庆天申,瞻玉座:庆祝天子大典,渲染出一种盛大气氛。
  6. 鹓鹭正陪班:希望朋友能有美好的归宿与尊荣。
  7. 看君稳步过花砖:描绘朋友的从容,象征着稳步前行。
  8. 归院引金莲:回归温馨的家,象征着安宁与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如椽”,用“椽”比喻笔力,形象生动。
  • 对仗:如“桂殿早登仙”与“旧游册府记当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花砖”、“金莲”等意象,展现出美好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殿:象征地位与权力。
  • 鹓鹭:高贵与尊荣的象征。
  • 金莲:美好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倚马,笔如椽”的意思是: A. 骑马写字
    B. 文人风采
    C. 骑马很快
    D. 书法一般

  2. “衮绣合貂蝉”中“衮绣”指: A. 皇帝的衣服
    B. 一种花卉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金莲”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美丽
    C. 安宁
    D. 理想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同样充满了对壮丽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豪放与细腻的结合。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