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七》
时间: 2025-01-26 07:1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七
作者:蒋士铨 〔清代〕
燕支如雪,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
斜阳来看,满身都是花影。
白话文翻译
燕子如雪般飞舞,正值清明时节,天气催促着花朵,春风吹得紧。
在华丽的栏杆旁,飞燕的新妆已然结束,显得娇美动人。
脸庞娇腻,早晨沉醉,衣裳上香气弥漫,卷起满堆的华丽锦缎。
那谪仙仍在酒边,难道愿意让人清醒?
笑我帐幕烟雾弥漫,绿窗下却辜负了春眠。
国色天香的盛筵上,想那花神也对相如多病感到惋惜。
深深的庭院中,有酒客来访,芳香却嫌官场冷淡。
斜阳照来,身上满是花影。
注释
- 燕支:此处指燕子的翅膀,形容其如雪般轻盈。
- 清明:指春季清明节,时节气候宜人,万物复苏。
- 百宝栏:形容栏杆装饰华丽,寓意美好的环境。
- 谪仙:指李白,因其才华横溢,常被称为谪仙。
- 国色:指绝世美人的容颜,常借指花卉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寄情于山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明媚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在清明时节以燕子、花影为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篇以“燕支如雪”引入,给人一种轻快而又生动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光中的美丽画卷。随着“百宝栏边”一句的展开,诗人描绘了飞燕的新妆娇靓,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则带有一种沉醉的情感,仿佛在描写一位女子在春日酒宴中的美丽与迷人。诗中提到“谪仙犹在”,引人联想到李白的豪放与浪漫,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的情感在“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中达到高潮,诗人自嘲地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在生活中的无奈。最后,诗人通过“深深庭院,有酒客寻”展现了生活中的闲适与淡然,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支如雪:以燕子的轻盈比作雪,描绘春天的生机。
- 正清明天气催花风紧:清明时节,春风催促着花朵绽放,生机盎然。
- 百宝栏边,结束了飞燕新妆娇靓:描绘美景与春日的生动。
- 腻脸朝酣,画衣香染,卷起千堆锦:女子的美丽与春日的醉人气氛。
- 谪仙犹在,酒边肯教人醒:提到李白,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笑我斗帐垂烟,绿窗辜负,了个侬春寝:自嘲与春天的错过,感叹生活。
- 国色当筵,想花神也念相如多病:对美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惋惜。
- 庭院深深,有酒客寻,芳漫嫌官冷:生活中的闲适与对人情冷漠的感慨。
- 斜阳来看,满身都是花影:最后以斜阳的美景结束,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雪,生动形象。
- 拟人:花神被赋予情感,体现对美的追忆。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花影:代表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酒客:暗示生活的闲适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秋天的萧索
- C. 冬天的寒冷
-
“谪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春日的美好情景。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表现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蒋士铨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描绘春天时,蒋士铨以轻快与生动著称,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