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1:27:31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
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白话文翻译:

我家靠近渭水的北岸,春天的梦境却在辽西。
何必去朝鲜郡,年年都要听到战鼓声。
燕子在红壁上说话,黄莺在绿色的窗前啼鸣。
只为你我能长相思,栏杆边的玉筷子正齐整。

注释:

  • 妾家:指的是我(诗人)的家。
  • 临渭北:靠近渭水的北岸。
  • 春梦:春天的梦,象征着美好的幻想。
  • 辽西:指的是辽东地区,远离家乡。
  • 朝鲜郡:指的是朝鲜地区,可能暗示边境战争。
  • 鼓鼙:战鼓,象征战争和动乱。
  • 燕来红壁:燕子飞来,在红色墙壁上。
  • 莺向绿窗啼:黄莺在绿色窗子前唱歌。
  • 阑干:栏杆,象征着思念和相思的情感。
  • 玉箸:玉制的筷子,象征珍贵和美好。

典故解析:

“朝鲜郡”可能提及唐代与朝鲜的关系,诗中提到的战鼓声暗示了边境的动荡。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异地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子华,号青门,生于大历年间,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佺期的流亡生涯,表现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沈佺期的《杂诗三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开篇的“妾家临渭北”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场景,渭水的北岸是诗人心灵的归宿。然而,随后的“春梦著辽西”则将他带向遥远的辽西,暗示着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通过“何苦朝鲜郡”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柔,燕子和莺鸟的声音在诗人的耳畔回响,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而最后两句则以“阑干玉箸齐”收尾,暗示着两人之间的约定与思念,情感愈发浓烈。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对故乡和爱情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妾家临渭北:诗人以“妾家”自称,展现了一种亲切感,指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2. 春梦著辽西:春梦指的是美好的未来,但却在辽西,说明身在异乡的无奈。
  3. 何苦朝鲜郡:表露诗人对战争的厌倦,感叹为何要去朝鲜。
  4. 年年事鼓鼙:暗示每年都要经历战争的痛苦。
  5. 燕来红壁语:燕子在红墙前飞来,象征着家的温暖。
  6. 莺向绿窗啼:黄莺在窗前歌唱,增添春意,表现生活的美好。
  7. 为许长相忆:提到相思的约定,表达对爱情的期待。
  8. 阑干玉箸齐:栏杆和筷子的意象,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乡与梦境相提并论,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燕子和莺鸟被赋予了语言和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意象分析:

  • 渭水:象征着故乡与归属感。
  • 燕子:代表春天、希望和温暖的家庭生活。
  • :象征爱情与美好的生活。
  • 阑干玉箸:象征着对爱的承诺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朝鲜郡”暗示了什么?

    • A. 和平的生活
    • B. 战争的痛苦
    • C. 乡村的繁荣
    • D. 诗人的旅行
  2. “燕来红壁语”中的“燕”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春天的到来
    • D. 友情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沈佺期的作品与杜甫在思乡主题上的表达有相似之处,然而沈佺期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动乱带来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