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僧昭素琴》

时间: 2025-01-26 23:41:20

至和无攫aa7,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何従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意思解释

听僧昭素琴

原文展示:

至和无攫,至平无按抑。不知微妙声,究竟何従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白话文翻译:

这琴声是如此和谐,没有任何的杂音;这音调是如此平和,没有任何的压制与抑制。我不知道这微妙的琴音,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它散去了我心中的不平之气,洗净了我内心的烦躁与不和。我的心虽然存在,却也因这微妙的吟唱而感到宁静。


注释:

  • 至和无攫:至极的和谐,没有掣肘的声音。
  • 至平无按抑:至平静,没有任何压制的音调。
  • 微妙声:细腻而深邃的声音。
  • 不平气:心中不平之气,指烦躁或不安。
  • 不和心:内心的纷扰与不安。
  • 此心知有在:此心虽知其存在。

典故解析:诗中提及的“琴”在古代常常与高雅的情操和修身养性相关,体现了文人对音乐、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期,心中有许多不平与烦恼。通过听僧人的琴声,苏轼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他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苏轼的《听僧昭素琴》是一首表现内心感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琴声的微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心灵平静的渴望。开头两句“至和无攫,至平无按抑”,用对仗的手法,强调琴声的和谐与平静,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的“微妙声,究竟何従出”,暗示着这种和谐的琴声似乎是来自于某种超脱的境界,让人难以捉摸。

随着琴声的流淌,苏轼的内心也逐渐被洗净,心中的不平和烦躁被琴音所化解。诗人在最后一句“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中,表达了尽管心中仍有存在的烦恼,但在琴声的抚慰下,他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美好。这种心灵的感受与琴声的细腻交相辉映,极具诗意,展现了苏轼对音乐与内心平静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至和无攫:琴声达到极致的和谐,仿佛没有任何的杂音。
    • 至平无按抑:音调如此平和,没有任何压制感。
    • 不知微妙声:对琴音的微妙感到惊叹,不知其来源。
    • 散我不平气:琴声使我心中的不快得以散去。
    • 洗我不和心:琴音洗净了我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 此心知有在:虽然心中有烦恼,但也因琴音而感到宁静。
    • 尚复此微吟:在琴音的伴随下,心中仍自吟唱。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对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整体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对生活的豁达与超然。


意象分析:

  • :象征高雅、宁静与超然,代表了内心的和谐美。
  • 微妙声:象征心灵的细腻感受,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至和无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A. 杂音多
    B. 和谐无杂
    C. 声音刺耳

  2. 诗人在听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A. 不安与烦躁
    B. 平静与安宁
    C. 生气与愤怒

  3. “此心知有在”的意思是什么? A. 心中无烦恼
    B. 心中仍有烦恼
    C. 心中无所依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可以将苏轼的《听僧昭素琴》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风格却各有不同:苏轼更为细腻、情感丰富,而王维则更为简洁、清新。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