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季通德明诸友入山以诗迎之仍请先往观瀑布》

时间: 2025-01-10 18:54:01

胜友南窗底,看书老岁华。

不因寒瀑响,肯到野僧家。

古径开能久,新亭去岂赊。

跻攀那可缓,寂寞有雄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胜友南窗底,看书老岁华。不因寒瀑响,肯到野僧家。古径开能久,新亭去岂赊。跻攀那可缓,寂寞有雄夸。

白话文翻译

胜友坐在南窗下,读书度过了老年的时光。尽管寒冷的瀑布声响起,他们却不愿意到野僧的家中去。古老的小路能开得长久吗?新亭的去处又能拖延多久呢?攀登的步伐怎么可能缓慢?在这寂寞的环境中,反而显得更加自夸。

注释

  • 胜友:指优秀的朋友。
  • 南窗底:南窗下,古代文人常在此读书。
  • 岁华:岁月和光阴,指年老。
  • 寒瀑:寒冷的瀑布,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冷清。
  • 野僧家:隐居在山野的僧人家,表示简朴的生活。
  • 古径:古老的小路,象征历史和传统。
  • 新亭:新建的亭子,可能指新的休息场所。
  • 跻攀:攀登,形容登高。
  • 寂寞有雄夸:在寂寞中自我夸耀,指在孤独中追求自我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教育和伦理方面。朱熹提倡“格物致知”,重视道德修养和内心的修炼,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朱熹的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向往。在与朋友相聚时,朱熹常常选择在山水之间,既享受自然的美好,又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朱熹的《闻季通德明诸友入山以诗迎之仍请先往观瀑布》是一首充满山水意境与哲理思考的诗。在这首诗中,朱熹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展现出淡淡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开头,朱熹提到“胜友南窗底”,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他的朋友们依然聚在一起,静静地读书,展现出一种淡泊和宁静的生活态度。然而,诗中随即转向对自然的描绘,寒瀑的声音虽然响亮,却未能吸引友人前往,这透露出对世俗繁华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朱熹通过对“古径”和“新亭”的思考,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短暂的反思。古老的小路能开得长久吗?新的亭子又能停留多久?这些问题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最后一句“寂寞有雄夸”,则揭示了诗人在孤独中追求自我价值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在寂静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情感。整首诗情感丰沛,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自然的敬仰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朱熹作为理学家的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胜友南窗底: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场景,友人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文人的雅趣。
  2. 看书老岁华:反映出朋友们在岁月中沉淀的智慧与从容。
  3. 不因寒瀑响:尽管外部环境寒冷、声音嘈杂,但他们依然选择留在此处。
  4. 肯到野僧家: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宁愿享受当前的宁静。
  5. 古径开能久:对时间的思考,古老的小路是否能永远存在。
  6. 新亭去岂赊:新亭所代表的短暂与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
  7. 跻攀那可缓:攀登的急迫感,象征奋斗与追求。
  8. 寂寞有雄夸:在孤独中自我肯定,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自豪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寒瀑象征着自然的威严与冷清,映衬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反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朱熹在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窗:象征文人雅趣与宁静。
  • 寒瀑:代表自然的伟岸与冷峻。
  • 古径:历史的象征,传递时间的流逝。
  • 新亭:新生事物的象征,反映变化与无常。
  • 雄夸:自我肯定,象征内心的坚韧与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熹的“胜友南窗底”中的“胜友”指的是: A. 普通朋友
    B. 优秀的朋友
    C. 亲戚

  2. 诗中提到的“寒瀑”主要象征: A. 夏天的热情
    B. 自然的威严与冷清
    C. 春天的生机

  3. “古径开能久”表达的意思是: A. 古老的小路能永远存在
    B. 新亭会很快被遗忘
    C. 旅行的路途遥远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意境,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夜泊牛斗星》:通过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朱熹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