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四》

时间: 2025-01-11 09:59:52

箫鼓教坊间奏,锦袍玉佩联翩。

綵毬击罢听传宣。

竞挽雕弓飞箭。

柳外争誇中的,花前捷报飞传。

香尘起处正回鞭。

万岁嵩呼舞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四
—— 杨荣

箫鼓教坊间奏,锦袍玉佩联翩。
綵毬击罢听传宣。竞挽雕弓飞箭。
柳外争誇中的,花前捷报飞传。
香尘起处正回鞭。万岁嵩呼舞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箫声和鼓点在乐坊中奏响,身穿锦袍、佩戴玉饰的人们舞动着。彩球击打完毕,传来庆祝的声音,大家竞相拉弓射箭。在柳外的地方,大家争相炫耀自己的成绩,花前传来捷报,香气四溢的地方,正是挥鞭而舞的时候,万岁声在空中回荡。

注释:

  • 箫鼓:即笛子和鼓,是古代乐器,常用于庆典和节日。
  • 教坊:古代专门表演音乐舞蹈的场所。
  • 锦袍玉佩:形容华丽的衣服和玉制的饰品,代表着贵族或富人身份。
  • 綵毬:彩色的球,古代民间游戏的一种。
  • 雕弓:精美的弓,象征射箭的技艺。
  • 香尘:香气和尘埃,形容热闹的场景。
  • 万岁嵩:祝愿长寿的呼喊,形象地表现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荣,明代诗人,字仲明,号惭愧,晚号斋翁,生于明万历年间。他以擅长诗词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节令与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端午节,正值民间庆祝活动之时,表现了当时的节日氛围和人们的欢乐情绪。杨荣在此时创作,意在歌颂传统节日,反映民众的生活乐趣。

诗歌鉴赏:

《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通过“箫鼓教坊间奏”开头,便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乐声萦绕,令人感受到节日的欢快与热烈。接着,“锦袍玉佩联翩”描绘了人们盛装出席的场景,显示出节日的隆重与喜庆。

“綵毬击罢听传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击毬这一传统游戏,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动活泼。之后的“竞挽雕弓飞箭”则转向射箭活动,表现出人们的竞技热情与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柳外争誇中的,花前捷报飞传”进一步描写了人们在活动中互相炫耀成绩的热烈气氛,展现了节日的社交性与互动性。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更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杨荣成功地将传统节日的欢愉氛围传递给读者,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箫鼓教坊间奏:乐曲在教坊中奏响,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 锦袍玉佩联翩:华丽的衣服和饰品象征着节日的隆重。
  • 綵毬击罢听传宣:击打彩球之后,传来欢庆的声响,表现出活动的热烈。
  • 竞挽雕弓飞箭:人们争相拉弓射箭,体现出竞技的乐趣。
  • 柳外争誇中的:在柳树外,人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成绩。
  • 花前捷报飞传:在花前,捷报传递,表现出兴奋的情绪。
  • 香尘起处正回鞭:在香气四溢的地方,舞动着鞭子,展现出活力。
  • 万岁嵩呼舞抃:万岁声响起,舞动的场面,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形成对仗工整的美感。
  • 比喻:用“香尘”来形容热闹的气氛,富有诗意。
  • 拟人:将“春”与人联系,赋予其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箫鼓:象征欢庆与节日气氛。
  • 锦袍玉佩:象征富贵与盛装,表现节日的隆重。
  • 綵毬、雕弓:代表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体现活力与趣味。
  • 柳、花:自然景物,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綵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彩色的球
    C. 一种花卉

  2. “柳外争誇中的”中“柳”字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春天
    B. 代表竞争
    C. 代表欢乐

  3. 诗中“万岁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愿长寿
    B. 表达悲伤
    C. 反映孤独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词》—— 李白
  • 《端午日赐衣》——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端午词》以豪放的笔调表达了端午节的意义,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在《端午日赐衣》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对节日的感慨与思考,表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
  • 《诗经与唐诗的对比》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帮助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