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时间: 2025-01-26 04:42:49

白鸥飞处海波明。

楼高遥指两三程。

无限风涛,化作轻烟散,伫向沧洲眺晚晴。

千秋人物从君数,镫前煮酒閒评。

却笑广武,登临何用,兴长叹,逐功名。

未必英雄是步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
作者: 汪东 〔清代〕

白鸥飞处海波明。
楼高遥指两三程。
无限风涛,化作轻烟散,
伫向沧洲眺晚晴。
千秋人物从君数,
镫前煮酒閒评。
却笑广武,登临何用,
兴长叹,逐功名。
未必英雄是步兵。


白话文翻译:

在白鸥飞翔的地方,海面波光粼粼。
高楼遥指着两三里的远方。
无尽的风浪,化作轻烟散去,
我伫立在沧洲上,眺望晚晴的景色。
千秋的英雄人物,你从中数过多少?
在灯下煮酒闲聊,谈论着往事。
我不禁笑了,广武登高有什么用呢?
长叹一声,追逐功名利禄。
未必英雄都只是步兵出身。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鸥: 一种海鸟,象征自由和宁静。
  • 海波明: 海面波光明亮,描绘出清澈宁静的海面。
  • 楼高遥指: 高楼远远指向,表现出远景的壮丽。
  • 沧洲: 指海洋或大海。
  • 长叹: 叹息,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感慨。

典故解析:

  • 广武: 指广武的士人,常用于形容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 步兵: 指普通士兵,暗示英雄不一定都是高贵的出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风格多变,擅长借景抒情,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海景的描绘,表达对功名与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人生价值的追问。


诗歌鉴赏:

《瑞鹧鸪》以海为背景,通过白鸥和高楼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诗人以“白鸥飞处海波明”开篇,直入主题,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诗人将视线扩展至远方,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与思考。无尽的风涛化作轻烟,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及“千秋人物”,不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质疑那些追求功名的人。通过“却笑广武”的调侃,诗人揭示了登高的无用,暗示真正的英雄不必都是名士,反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欣赏,又有对功名的反思,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鸥飞处海波明: 描绘海面清澈,白鸥飞翔的情景,营造宁静的氛围。
  • 楼高遥指两三程: 高楼指向远方,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
  • 无限风涛,化作轻烟散: 风波的无常,暗示人生的变幻。
  • 伫向沧洲眺晚晴: 站在海岸,眺望晚霞,表现出诗人的沉思。
  • 千秋人物从君数: 追溯历史人物,表达对英雄的思考。
  • 镫前煮酒閒评: 在灯下闲聊,表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
  • 却笑广武,登临何用: 嘲讽追名逐利的人,表达对名利的冷漠。
  • 兴长叹,逐功名: 长叹人生,追求名利的无奈感。
  • 未必英雄是步兵: 提出质疑,英雄并不一定出自显赫之位。

修辞手法:

  • 比喻: “无尽的风涛化作轻烟散”,将风涛比作轻烟,表现其无常。
  • 对仗: 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强调真正的英雄并不一定是名士,更多的是那些默默奉献、坚持理想的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鸥: 象征自由、宁静。
  • 海波: 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 : 代表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 晚晴: 象征希望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宁静
    • B. 名利与权力
    • C. 战争与纷争
  2. 诗人对“广武”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嘲讽
    • C. 赞美
  3. “千秋人物”指的是?

    • A. 现代英雄
    • B. 历史人物
    • C. 诗人自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 也是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生哲理,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 关注个人情感,用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汪东的反思功名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