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尤墨君为中学教师四十余年,以老退居吴城西白塔子巷。因作塔西掷笔图徵题,次其韵》
时间: 2025-01-22 23:44: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
昨非今是未嫌迟。一塔长存鬓已丝。
范陆诗名为劲敌,湖山佳处著新辞。
荣枯岂必天能定,得失还应子自知。
燕颔虎头飞食肉,不如三绝长康痴。
白话文翻译:
昨天与今天的变化虽然不快,但也不觉得太晚。一座塔依旧矗立,白发已渐生。范仲淹与陆游的诗名是我的劲敌,而那湖光山色的美好之处,我也写下了新的诗句。荣华与衰败难道一定由天命来决定吗?得失的道理,还是要靠自己去领悟。燕子头颅高昂,像是飞去捕食肉食的猛禽,但比起三绝的长康之痴情,真是不值一提。
注释:
- 昨非今是:指过往与现在的不同。
- 一塔长存:形容某种事物或记忆长存。
- 范陆:指范仲淹和陆游,两位著名诗人。
- 湖山佳处:美丽的湖光山色。
- 荣枯:指荣华与衰败。
- 燕颔虎头:这里比喻猛禽,燕子常被人们形容灵动而轻盈。
- 三绝:指三位著名的诗人,代表极高的诗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于风华正茂之年,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他在中学任教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汪东退居后创作的,他在西白塔子巷静心思考人生与创作,借塔的形象来反映自己的心境和对诗歌的思考。
诗歌鉴赏:
汪东的《瑞鹧鸪》以深邃的哲理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人生的变迁与自我反思。诗的开头,"昨非今是未嫌迟",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的不可避免,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轨迹的感慨。紧接着“一塔长存鬓已丝”,塔的象征意义表现了持久与坚韧,而白发则暗示着诗人的人生经历。接着提到的“范陆诗名为劲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代文人的崇敬,也显示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与挑战。
诗中提到“荣枯岂必天能定”,引发读者深思,成功与失败并非命中注定,而应由自身努力理解与把握。最后两句,燕颔虎头的比喻,表现出对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执着比表面的光鲜更为重要。整首诗流畅而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诗歌与自我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非今是未嫌迟:说明时间的流逝,虽变化不大,但仍心存期待。
- 一塔长存鬓已丝:塔象征长存,鬓发的变化暗示个人的衰老与经历。
- 范陆诗名为劲敌:自谦之语,承认范仲淹与陆游的诗才是自己的对手。
- 湖山佳处著新辞:诗人在美丽的湖山中寻找灵感,创作新的诗篇。
- 荣枯岂必天能定:反思人生的荣华与衰败,认为并非命中注定。
- 得失还应子自知:强调自我领悟的重要性。
- 燕颔虎头飞食肉:比喻追求的表面光鲜,反映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 不如三绝长康痴:自我安慰,认为痴情于艺术的追求才是真正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燕颔虎头比喻追求物质的欲望,丰富了诗的层次。
- 对仗:如“荣枯”、“得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塔象征着恒久,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强调自我意识与内心的追求,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塔:象征着永恒与稳定,代表着诗人追求的理想。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经历与智慧。
- 湖山:自然的美丽,代表诗人的创作灵感源泉。
- 燕子:象征自由与轻盈,但也暗示对物质的追求。
- 三绝:象征极高的艺术成就,代表诗人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劲敌是谁?
- A) 苏东坡与李白
- B) 范仲淹与陆游
- C) 杜甫与白居易
-
诗人认为荣华与衰败如何?
- A) 天命所定
- B) 自我理解
- C) 由他人评判
-
诗中提到的“燕颔虎头”比喻了什么?
- A) 物质的追求
- B) 自由的灵魂
- C) 传统的美德
答案:
- B) 范仲淹与陆游
- B) 自我理解
- A) 物质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诗词对比:
汪东的《瑞鹧鸪》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汪东更侧重于自我内心的反思,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与关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