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鄱阳湖》

时间: 2025-01-26 02:03:04

黄芦瑟瑟送扁舟,千里江天一叶浮。

山影忽随云气涌,浪花寒迸月光流。

宫亭接食传神鸟,沙渚随波浴野鸥。

此际篷窗舒远眺,匡庐真面已全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芦瑟瑟送扁舟,千里江天一叶浮。
山影忽随云气涌,浪花寒迸月光流。
宫亭接食传神鸟,沙渚随波浴野鸥。
此际篷窗舒远眺,匡庐真面已全收。

白话文翻译:

黄芦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送走一只小船,千里江面上,只有一叶孤舟在浮动。
山的影子突然随云雾流动,浪花在寒冷的月光下迸射。
宫殿亭台上,神鸟传递着美味,沙洲上,野鸥在波浪中嬉戏。
此时,我在篷窗前舒展视野,匡庐的真面目已尽收眼底。

注释:

  • 黄芦:指的是一种芦苇,生长在水边。
  • 扁舟:小船。
  • 千里江天:形容江水宽广,天与水相连。
  • 山影:山的倒影。
  • 浪花:波浪拍打岸边形成的泡沫。
  • 宫亭:指古代的亭台楼阁。
  • 神鸟:传说中的神奇鸟类,常用于比喻珍贵美食。
  • 沙渚:指水边的沙洲。
  • 匡庐:指庐山,著名山脉,寓意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端恩(1759年-1818年),字子弼,号岱庐,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夜渡鄱阳湖》创作于翁端恩游历之时,描绘了夜晚渡过鄱阳湖的情景,表现出他对湖光山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开篇“黄芦瑟瑟送扁舟”描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黄芦随风摇曳,仿佛在为小舟送行,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灵动。接下来的“千里江天一叶浮”更是将视野扩展,给人一种浩瀚无边的感觉,孤舟在无尽的江水中显得格外渺小,喻示着人生的孤独与渺小。

“山影忽随云气涌”一句,山影的流动与云气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幻莫测,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同时,浪花的寒冷与月光的流动形成一种冷暖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动感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宫亭接食传神鸟”的意象,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沙渚随波浴野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传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到个人,诗人通过篷窗远眺,匡庐的真面目尽收眼底,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陶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又通过个人感受传达出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翁端恩深厚的诗歌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芦瑟瑟送扁舟:描绘了黄芦在风中轻轻摇曳,伴随小船行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千里江天一叶浮:展现出浩瀚的江面上,孤舟浮现,象征孤独与渺小。
  3. 山影忽随云气涌:山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常。
  4. 浪花寒迸月光流:浪花在月光下闪烁,增添了冷峻的美感。
  5. 宫亭接食传神鸟:描写亭台与神鸟的和谐共生,象征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6. 沙渚随波浴野鸥:沙洲上的野鸥在波浪中嬉戏,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生活状态。
  7. 此际篷窗舒远眺:诗人此时在篷窗前远眺,放松心情,享受美景。
  8. 匡庐真面已全收:最后一句揭示了庐山的壮丽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江天一叶浮”,用“叶”比喻孤舟,突出了孤独感。
  • 拟人:如“黄芦瑟瑟”,让植物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浪花寒迸月光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夜渡鄱阳湖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思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黄芦: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扁舟: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渺小。
  • 山影: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 浪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奔涌。
  • 神鸟:象征着美好与和谐的生活。
  • 野鸥:象征着自由与随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芦瑟瑟送扁舟”中的“瑟瑟”意味着什么?

    • A. 大声
    • B. 沙沙作响
    • C. 飞翔
  2. “千里江天一叶浮”中的“一叶”指的是什么?

    • A. 叶子
    • B. 小船
    • C. 一片云
  3.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著名的山脉?

    • A. 泰山
    • B. 庐山
    • C. 黄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但李白更注重于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豪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夜晚的描写中,加入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与翁端恩的轻松自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翁端恩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