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11 22:56: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犀香满精庐,晚来受月池光浅。
一龛佛火,一炉茶影,一床诗卷。
旅鬓迎秋,断魂惊梦,曲阑凭遍。
怅才晴又雨重阳近也,留不住辞巢燕。
休说琼楼玉宇,尽西河吴刚迷恋。
功名尚记昔年,知遇依然沦贱。
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客怀聊遣。
谢多情老衲,军持净洗,把黄华荐。
白话文翻译:
木犀的香气弥漫在精致的房间里,傍晚时分月光在池水中显得浅淡。
一尊佛像的烛火,一炉茶的影子,还有一床诗卷。
旅途中的鬓发迎来了秋天,梦中断魂,曲栏边的身影随处可见。
感叹晴天又逢雨,重阳节即将来临,却留不住那离巢的燕子。
别谈那琼楼玉宇,西河的吴刚也只能迷恋。
功名往事仍在记忆中,知遇之恩如今却沦落不堪。
北固山清晰可见,南泠水波潋滟,客旅之情聊以释怀。
感谢那多情的老僧,恭敬地持着净洗的器具,献上黄华的花。
注释:
- 木犀:一种植物,花香浓郁,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美好。
- 精庐:精致的房屋。
- 佛火:佛像前的蜡烛光。
- 黄华:指的是某种花,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达。
典故解析:
- 吴刚:传说中在月宫砍桂树的角色,象征追求不懈的精神。
- 重阳:指重阳节,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象征着长寿和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敬梓(约1701-1754),清代小说家、诗人,以《儒林外史》著称,其诗词风格清新、直白,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敬梓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对友谊、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与态度,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作。诗中通过木犀的香气和晚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雅而又孤寂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诗的开头以“木犀香满精庐”点题,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环境,却又透出淡淡的孤独感。随着诗的展开,诗人用“旅鬓迎秋,断魂惊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交织在一起。
此外,诗中提及的“重阳近也,留不住辞巢燕”,则是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刻反思。重阳节即将来临,意味着又一个团圆的时刻,但身边的友人却已离去,令人倍感惆怅。而“功名尚记昔年,知遇依然沦贱”则直接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与对知遇之恩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深邃且真挚,展现了吴敬梓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哲学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犀香满精庐:木犀的香气充盈着房间,营造出清雅的氛围。
- 晚来受月池光浅:傍晚时分,月光洒在池水上,显得朦胧而浅淡。
- 一龛佛火,一炉茶影,一床诗卷:描绘了静谧的生活情境,佛火、茶影与诗卷交织在一起,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旅鬓迎秋,断魂惊梦,曲阑凭遍:表达了旅途中的思绪,面对秋天的来临,诗人感到失落与孤独。
- 怅才晴又雨重阳近也,留不住辞巢燕:感叹重阳节的临近,却无法挽留离去的燕子,象征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休说琼楼玉宇,尽西河吴刚迷恋:不再谈论美好的宫殿,吴刚也只能在西河迷恋。
- 功名尚记昔年,知遇依然沦贱:虽记得昔日的功名,但如今却被世事所累,感到沦落。
- 北固山明,南泠水美,客怀聊遣:北固山的明朗与南泠水的美丽,诗人以此抒发内心的感怀。
- 谢多情老衲,军持净洗,把黄华荐:感谢那多情的老僧,献上黄华,表达一种心灵的寄托与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佛火、茶影比作宁静的生活情境。
- 对仗:如“北固山明,南泠水美”,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燕子离巢表现离别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功名的淡泊,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木犀:象征美好与清新,传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 月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 燕子:象征离别和无奈。
- 佛火: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重阳”代表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木犀香满精庐”中的“木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果实
- C. 一种香料
-
诗中提到的“吴刚”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 A. 在月宫砍桂树
- B. 在天庭执法
- C. 在黄河捕鱼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水龙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景象,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孤独与酒的畅快,而吴敬梓则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吴敬梓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