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己巳端午》
时间: 2025-01-22 16:2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己巳端午》
作者:刘炳〔明代〕
海榴庭院初长日,
梅羽弄阴弄霁。
惊心节序,艾枝悬绿,
菖蒲浮碧。
衣赐香罗,忆陪宫宴,
御炉烟细。
愧相如多病,
归来鬓痕如缕。
往事风流莫记。
黯江山旧游凝睇。
湘波吊雪,楚峰悽黛,
荆云愁垒。
鱼腹沉冤,众人皆醉,
一樽谁酹。
独登临词客,
兴亡多恨,洒青衫泪。
白话文翻译
在海榴花开的庭院,阳光初升,
梅树的枝叶在阴影与晴空中摇曳。
节令的变迁让我心中惊愕,
艾草悬挂着绿意,菖蒲在碧水中漂浮。
我身着香罗衣,想起陪伴在宫廷宴会上,
细细的香烟从御炉中升起。
我愧疚于屈原多病,
归来后鬓发如丝般稀疏。
往日的风流往事已不再记起。
黯然望着江山的旧游景致。
湘江的波涛如雪,楚地的峰峦如黛,
荆州的云愁愁如垒。
鱼腹藏着的冤屈,众人都沉醉,
而我手中的酒杯又有谁来敬?
独自登高吟咏的词客,
对兴亡的感慨与恨意,洒下青衫泪。
注释
- 海榴:指海榴树,花色鲜红,象征生机。
- 艾枝:端午节时悬挂的艾草,寓意驱邪避恶。
- 菖蒲:常与端午相连,具有辟邪的意义。
- 香罗:轻薄的丝绸,通常用以制衣。
- 相如:指屈原,因其诗歌与遭遇而引起作者的愧疚。
- 鬓痕如缕:形容头发稀疏,岁月的痕迹。
- 湘波、楚峰、荆云:这些地名的意象承载着历史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炳,明代诗人,擅长词作,艺术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午节,表达了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交织。
诗歌鉴赏
《水龙吟 己巳端午》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端午节的氛围,展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诗中运用细腻的意象,如“海榴庭院”、“艾枝悬绿”、“菖蒲浮碧”,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生机,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人在回忆往事时,流露出对屈原的敬仰与自愧,表现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通过“往事风流莫记”和“兴亡多恨”两句,诗人不仅反思了个人的命运,也对历史的沧桑感到惋惜。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个人的抒情,又有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最后以“洒青衫泪”结束,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和诗意的表达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榴庭院初长日:描绘海榴花开,阳光正好,营造出热烈的节日气氛。
- 梅羽弄阴弄霁:梅树在阳光和阴影中摇曳,象征着生机与变化。
- 惊心节序:对节令变迁的震撼感受。
- 艾枝悬绿,菖蒲浮碧:展示端午节的传统装饰,传达辟邪的寓意。
- 衣赐香罗,忆陪宫宴:提及自身的华美衣着,回忆往日的荣华富贵。
- 愧相如多病:对屈原的敬仰与自愧,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
- 往事风流莫记:对过去的美好回忆,随岁月消逝而淡忘。
- 黯江山旧游凝睇:对故地的眷恋与感伤。
- 湘波吊雪,楚峰悽黛:描绘自然的美景,蕴含诗人的情感。
- 鱼腹沉冤,众人皆醉:提到历史冤屈,反映当时社会的愚昧与沉醉。
- 独登临词客: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兴亡多恨,洒青衫泪: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泪水,表达出诗人的深切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痕如缕”,形象地描述了岁月的无情。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对称上十分讲究,如“湘波吊雪,楚峰悽黛”。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错,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艾枝、菖蒲:代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寓意健康与平安。
- 青衫泪:体现诗人对过往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
“愧相如多病”中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白居易 -
“洒青衫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伤感
D. 嫉妒
答案
- B. 端午节
- B. 屈原
- C.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探讨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 《端午日赐衣》(杜甫):也是关于端午节的作品,表达了对节日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水龙吟 己巳端午》与《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深思,但《离骚》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屈原的愤懑,而《水龙吟》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历史的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