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六》
时间: 2025-01-27 03:55: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摸鱼儿 其六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翠屏遥眉横七二,空青一派如洒。
闲登危榭凭阑眄,垂幂同云覆野。
银河泻。道飞来杨花玉树都疑假。
望迷鸳瓦。问酒拥销金,茶烹凤乳,若个偿春价。
赏心事,不在酒旗歌社。梅痕暗偷萼赭。
冻髭笑指祝融君,故骑火龙未下。
君莫惹。君不见胡沙似雪催征马。
笳声怨也。把塞北冰天,江南春色,都付渔樵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远处翠绿的山峦如眉横卧,天边一片空旷,宛如洒下的青色。闲暇时登上高阁,俯瞰四周,云雾轻垂,覆盖着大地。
银河如水倾泻而下,飞来的杨花和玉树让人怀疑是虚幻的景象。
看着迷离的鸳鸯瓦,问酒时金杯中盛满的美酒,泡茶时凤乳般的茶香,究竟哪个能抵得上春天的代价?
赏心的事情不在于酒旗歌社的喧闹,梅花的痕迹悄然偷袭了春天的红色。
寒风中,微笑着指着祝融君,故意骑着火龙未曾降临。
朋友啊,别去招惹他!难道你没看到胡沙如雪催促着征马?
笳声中带着怨恨,把北方的冰天和江南的春色,都交给渔夫和樵夫谈论。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屏:指青翠的山峦。
- 榭:高阁,指供人休息的楼台。
- 垂幂:云雾轻垂,像衣裳一样覆盖大地。
- 银河泻:比喻银河倾泻而下,形容夜空的美丽。
- 杨花:指杨树的花。
- 凤乳:比喻茶的香气,形容茶的珍贵。
- 梅痕:梅花留下的痕迹,象征春天。
- 祝融君: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象征火焰和热情。
典故解析: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常用以象征热烈、激情的事物。
- 鸳瓦:鸳鸯瓦是古代一种瓦片,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家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风清新、高远,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摸鱼儿》是王夫之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抒发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 其六》展现了王夫之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词的开头通过“翠屏遥眉横七二”和“空青一派如洒”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青翠的山水画卷中。诗中对“银河泻”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夜空的璀璨,增强了词的意境。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闲登危榭凭阑眄”的闲适姿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悠然态度。对饮酒作乐的反思,以及“赏心事,不在酒旗歌社”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世俗享乐的超然和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同时,诗中对梅花痕迹的暗示,传达出春天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部分,诗人以“君莫惹”和“把塞北冰天,江南春色,都付渔樵话”的结尾,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呼唤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屏遥眉横七二:远处青翠的山峦像是横卧的眉毛,形象生动。
- 空青一派如洒:天空一片空旷,青色如同洒下的颜料,渲染出清新的气息。
- 闲登危榭凭阑眄:在高阁上闲暇地凭栏眺望,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垂幂同云覆野:轻柔的云雾像衣裳一样覆盖着大地,意象细腻。
- 银河泻:形象地描绘了银河如水倾泻的壮观场景。
- 道飞来杨花玉树都疑假:飞舞的杨花和玉树让人觉得这景象似乎虚幻。
- 望迷鸳瓦:看着美丽的鸳鸯瓦,心中迷醉。
- 问酒拥销金,茶烹凤乳,若个偿春价:饮酒、泡茶的场景,反映出对春天的珍视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河泻”,用自然景象比喻情感。
- 拟人:如“梅痕暗偷”,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把塞北冰天,江南春色”,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安宁和自然和谐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屏:象征自然景色的美好,体现诗人的自然情怀。
- 银河:象征浩瀚的宇宙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梅痕:象征春天的悄然来临,暗示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翠屏”指的是:
A. 远处的山峦
B. 清澈的河流
C. 美丽的花朵
D. 空中的云彩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银河泻”形象地描绘了____的景象。
-
判断题:诗人认为饮酒作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对/错)
答案:
- A
- 水倾泻的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摸鱼儿 其六》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王夫之更偏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辛弃疾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夫之全集》
- 《中国古代词典》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