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2-04 16:18:21意思解释
摸鱼儿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看无端绿肥红瘦,天涯是处芳草。
怜他来去都无迹,不信流光还早。
春自宝。问旧日湖山,佳丽因谁好。
鹃啼未了。任一枕惺忪,五更凄断,总被闲情搅。
乾坤小。望里关河缥缈。
神京遥指天表。青山一发愁萦骨,难遣哀时怀抱。
休更道。记取红桑,往事知多少。
樽前暗恼。便酒醒无言,苕华锦字,镌出断肠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草茂盛,红花娇艳,但无端的愁绪却在心头萦绕。四处都是芳草,似乎天涯无处不在。怜惜那些来去无踪的人,不相信时间过得那么快。春天的美好令人珍惜。回想往日的湖山风光,往日的佳丽到底是因谁而美好?杜鹃的啼鸣还未停止,任我在梦中醒来,五更时分的凄凉,都是被这闲情扰乱了思绪。天地虽小,望去山河却似若有若无。神京远在天边,青山愁绪缠绕着我的骨髓,难以摆脱对往昔的怀念。别再提及那些往事,红桑树下的回忆有多少呢?在酒杯前暗自烦恼,酒醒后无话可说,唯有那华丽的文字,刻下我心中的断肠之情。
注释:
- 无端: 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 绿肥红瘦: 形容春天时草木繁茂,花朵娇艳。
- 流光: 光阴、时间。
- 佳丽: 美女、美丽的女子。
- 鹃啼: 杜鹃鸟的叫声,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 惺忪: 睁眼未完全清醒的样子。
- 乾坤: 天地、宇宙。
- 神京: 指京城,古代的政治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风格优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
这首《摸鱼儿》创作于陈家庆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助对春日景色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对往昔的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厚的情感和对往事的眷恋。开篇的“绿肥红瘦”生动地展现了一幅春日的画面,然而美丽的景色并未能洗去诗人的愁绪。诗中多次提到“来去无迹”,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令人感到一丝伤感。
其次,通过“春自宝”一语,诗人强调春天的珍贵,然而在美好的季节中,隐藏着的是对过往的回忆与无奈。接着,诗中对旧日湖山的回忆,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尤其“青山一发愁萦骨”,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沉重情感。
最后,结尾处“樽前暗恼,便酒醒无言”,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似乎在喧嚣的外界中,内心却是无言的失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过往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无端绿肥红瘦: 描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无端”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 天涯是处芳草: 欲言天涯无处不芳草,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怜他来去都无迹: 对于人来人往的无常感到怜惜。
- 不信流光还早: 质疑时间的流逝,总觉得还不够。
- 春自宝: 突出春天的珍贵与美好。
- 问旧日湖山,佳丽因谁好: 对往事的追忆与思考。
- 鹃啼未了: 杜鹃鸟的啼鸣象征着离别与忧伤。
- 任一枕惺忪: 在梦中醒来,感到迷惘。
- 五更凄断,总被闲情搅: 凌晨的寂寥被思绪扰乱。
- 乾坤小: 对天地的渺小感到无奈。
- 望里关河缥缈: 描绘出关河的遥远,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怀念。
- 神京遥指天表: 对故都的思念之情。
- 青山一发愁萦骨: 对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 难遣哀时怀抱: 难以释怀的忧愁满怀。
- 休更道: 不再提及往事。
- 记取红桑,往事知多少: 提到过往的回忆,感叹记忆的模糊。
- 樽前暗恼: 酒杯前的烦恼。
- 便酒醒无言: 酒醒后无话可说的孤独感。
- 苕华锦字,镌出断肠稿: 用华丽的文字记录内心的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青山一发愁萦骨”,将愁苦比作青山,形象生动。
- 拟人: “鹃啼未了”,赋予杜鹃鸟以人的情感,增加诗意。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绿肥红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忧愁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在欣赏自然美好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肥红瘦: 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芳草: 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 鹃啼: 离愁别绪的象征。
- 青山: 隐喻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绿肥红瘦”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 A. 忘记
- B. 怀念
- C. 轻视
- D. 赞美
-
“樽前暗恼”中的“樽”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餐具
- C. 酒店
- D. 诗集
答案:
- C. 春天
- B. 怀念
- A. 酒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 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孤独,但李白更多的是在酒中寻找快乐,而陈家庆则是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愁绪。
- 苏轼《水调歌头》: 主题相似,都是对人生的感慨,但苏轼更注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陈家庆则更偏重于对过往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