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行》

时间: 2025-01-11 02:57:23

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

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

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

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当行
作者: 刘基 〔元代〕

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
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
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
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切感受。开头提到,离别时不必唱悲歌,因为悲歌比哭泣更为凄惨;思乡时也不要望得太远,因为远望只会让心更伤痛。接着,诗人描绘了湘川与九疑山的遥远隔阂,以及夕阳下空山中杜鹃的啼鸣,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忧伤。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凤凰因梧桐的摧折而离去,蛟龙与蜃气在波涛中起伏,象征着风云变幻与不安定的命运。最后,诗人感到无比茫然,泪水如同悬崖奔流而下,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悲伤。结尾问道,何时才能飞到王母的仙境,表达了对理想与归宿的渴望。

注释

  • 悲歌:悲伤的歌曲,这里指离别时的歌曲。
  • 望远:远望,指思念家乡时向远方眺望。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是一种象征性的地理意象。
  • 杜鹃:杜鹃鸟,常在春天啼鸣,寓意思乡之情。
  • 梧桐:指梧桐树,传说中凤凰栖息之地。
  • 蛟蜃:传说中的水生生物,象征波涛汹涌的海洋。
  • 玄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自《山海经》。
  • 王母:王母娘娘,传说中掌握长生不老的女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梦得,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词、散文、书法、音乐等成就著称,尤其在诗词创作上有较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流离,诗人因政治原因多次流亡,深感离别与思乡之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内心深沉的情感与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诗歌鉴赏

《何当行》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开篇即以“念离莫悲歌”引出主题,诗人通过对比,强调悲歌的凄惨,暗示离别带来的痛苦。接下来的句子以“思乡莫望远”为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又因远望而加重心中的痛楚。此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九疑山与湘川的遥远隔阂,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诗中“空山落日啼杜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的空山与啼鸣的杜鹃,犹如在诉说着旅人的孤独与忧伤。而“梧桐摧折凤凰去”,则是运用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在“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的句子中,情感达到高潮,抒发出一种无助与悲哀。结尾“何当飞堕王母前”,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也寄托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让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离莫悲歌”:想着离别时不必唱悲歌,悲歌会更加让人痛苦。
  2. “悲歌惨于哭”:悲歌的悲惨程度超过了哭泣。
  3. “思乡莫望远”:思念家乡时不要向远处眺望。
  4. “望远伤心目”:远望只会让心更加伤痛。
  5. “九疑迢迢隔湘川”:九疑山遥远地隔着湘川。
  6. “空山落日啼杜鹃”:夕阳下的空山中,杜鹃在啼鸣。
  7. “梧桐摧折凤凰去”:梧桐树被摧折,凤凰也随之离去。
  8. “蛟蜃出没波滔天”:蛟龙与蜃气在波涛中起伏。
  9. “令我四顾心茫然”:让我四处张望,心中感到茫然。
  10. “泪如悬崖泻流泉”:眼泪如同悬崖上的泉水奔流而下。
  11. “樊桐有路到玄圃”:樊桐通向玄圃(仙境)。
  12. “何当飞堕王母前”:何时才能飞到王母面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念离莫悲歌,思乡莫望远”,前后句形式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泪如悬崖泻流泉”,将眼泪比作泉水,形象生动。
  • 意象:用自然景象(如杜鹃、夕阳、波涛)来传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与思乡为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对于归属感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杜鹃:象征思乡与哀愁。
  2. 梧桐:代表美好与理想,但也象征离别和失去。
  3. 波涛:象征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4. 悬崖:代表极端的情绪状态,寓意痛苦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九疑”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南省
    • B. 四川省
    • C. 江西省
    • D. 广东省
  2. 填空题:诗中“泪如悬崖泻流泉”比喻了诗人内心的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喜悦。 (对/错)

答案

  1. A
  2. 悲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更直接,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语言简洁明了。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乡,但通过秋天的景象,展现了更为凄凉的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不同,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元代文学研究》
  3.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

通过对《何当行》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刘基的情感世界以及其在元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