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大石)》
时间: 2025-01-26 03:3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大石)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白话文翻译:
游妓已散,我独自绕着堤岸走。
芳草如烟,迷离了水边的小曲,密云低垂,似乎要下雨,城西显得暗淡无光。
那条路上,九条小道还未沾上泥土。
桃花和李花在树下,春天已晚,却还未形成小道。
墙外看见花朵,寻着路转身而去,柳荫下,马儿走过,黄莺在啼叫。
无处不显得凄凉。
注释:
- 游妓: 指游荡的妓女,表现出一种闲散和消逝的意象。
- 怀烟: 形容草木被薄雾笼罩,朦胧而美丽。
- 九陌: 古时的道路,这里指代未被行人踩踏的道路。
- 桃李: 代指春天的花木,象征生机与希望。
- 春晚: 春天已接近尾声,生机逐渐衰退。
- 凄凄: 形容凄凉的样子,表达惆怅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李”,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隐喻着青春和美好的事物。在古代,桃李常代表着人的交往与情感,诗人借此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江,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词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描绘生活的细节与情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周邦彦通过描绘春天景象,表达个人对逝去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望江南(大石)》是一首充满了春意与惆怅的词作。开篇描绘游妓散去后的寂寥,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境,似乎在暗示着人事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紧接着,诗人利用“芳草怀烟”和“密云衔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惆怅。
“九陌未沾泥”传达出一种清新与未被打扰的宁静,而“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则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消逝,表现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最后两句“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但与前面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描绘了游妓的离去,留下诗人独自徘徊,突出孤独感。
-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表现出忧愁。
- 九陌未沾泥: 代表着春天的清新与宁静,暗示着人迹罕至的孤独。
-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春天已接近尾声,但仍未形成小道,象征着青春的未尽与遗憾。
- 墙外见花寻路转: 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象征希望。
- 柳阴行马过莺啼: 自然生机的描绘,使得全诗的情感基调复杂化。
- 无处不凄凄: 强调了无处不在的凄凉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芳草怀烟”将草木与烟雾相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朦胧美。
- 拟人: “密云衔雨”赋予云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妓: 象征着逝去的欢乐与青春。
- 芳草: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桃李: 象征青春与人际关系的美好。
- 柳阴: 传达出一种阴郁的情感,也代表着自然的美。
- 莺啼: 代表春天的生机,同时也暗含一丝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游妓散”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忧愁
答案: B -
“芳草怀烟”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活力
B. 朦胧的美感
C. 凄凉的境地
答案: B -
诗中“春晚未成蹊”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人生的旅途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周邦彦的《望江南》都是描写春天的作品,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忧愁,而后者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摹。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