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大石)》
时间: 2025-01-11 11:45:02意思解释
念奴娇(大石)
原文展示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白话文翻译
醉意刚醒,听到一声鸟鸣,幽静的书斋显得格外宁静。
朦胧的晨光初现,眼前是娇艳的晴天色。
我最怀念那香梅,冒寒独自绽放,传递着春天的消息。
池塘边的芳草,又在催促着美好的景色。
因此我想起往日的繁华,桃花满巷,恰似我们初次相识。
时光荏苒,我已习惯了寻找雨水和云彩的踪迹。
然而却有离别,瑶台月下,我频频回首思念。
重重愁苦,万般情感都在心中缠绕。
注释
- 醉魂乍醒:指刚从醉酒中醒来,形容状态。
- 啼鸟:鸟鸣,象征春天的到来。
- 幽斋:指清静的书房。
- 香梅:梅花的一种,象征坚韧与美丽。
- 荏苒时光: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 瑶台:指天上的仙境,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江,江苏常熟人,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的创作,尤其在婉约派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细腻、含蓄,情感丰富,常常运用典雅的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周邦彦晚年,是他在一次春日闲居时的感慨。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离别的愁苦。
诗歌鉴赏
《念奴娇(大石)》是周邦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便以“醉魂乍醒”的状态切入,给人一种从醉梦中醒来的恍惚感,似乎仍留恋在梦境之中。接着,通过鸟鸣声的描绘,唤起了春天的气息,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词中“香梅”一词,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其坚韧品质的折射。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屈的精神。随着“池塘芳草”的出现,词人又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在怀旧的情感中,词人提到“桃花永巷”,不仅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回忆,也暗示了与爱人初相识的甜美时光。词末回首过往,虽有离别之痛,但更显出对过往情感的珍视和怀念,整首词情感细腻,层层递进,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魂乍醒:刚从醉梦中醒来,意识到周围的宁静。
- 听一声啼鸟:听到鸟鸣,象征春天的来临。
- 幽斋岑寂:形容书房的清幽和安静。
- 淡日朦胧初破晓:晨光微弱,刚刚破晓。
- 满眼娇晴天色:眼前的天空明媚而美丽。
-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最怀念香梅在寒冬中悄然绽放。
- 漏泄春消息:梅花的绽放传递着春天的消息。
- 池塘芳草:池塘边的芳草,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又还淑景催逼:美好的景色不断地催促着春天的到来。
- 因念旧日芳菲:因怀念往日的繁华美好。
- 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桃花满巷,恰如最初的相遇。
- 荏苒时光:时光流逝得很快。
- 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因习惯了找寻雨水和云彩的踪影。
-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然而却有离别,在瑶台月下频频回首思念。
-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心中充满了重重的愁苦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坚韧品质相联系。
- 拟人:春景如人般催促。
- 对仗:如“荏苒时光,因惯却觅”展现出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怀念往昔的美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魂:象征着迷醉与梦幻。
- 啼鸟: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香梅:象征坚韧与美丽。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桃花:象征美好的回忆和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魂乍醒”意指: A. 迷醉不醒
B. 刚醒来
C. 醉酒过度 -
诗中提到“香梅”象征: A. 美丽
B. 坚韧
C. 春天 -
词人怀念的场景是: A. 离别
B. 初相识
C.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描绘了词人对往日爱情的追忆,情感细腻,风格婉约。
- 《鹊桥仙》: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周邦彦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