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时间: 2025-01-27 04:1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余妍。
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开园时市井皆入。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病痛后,渴望与同僚一起寻春的心情。在漫长的病中,他对残花有着深深的怨恨,雨水滴落,仿佛在为花儿的凋零而悲泣。看不见双旗高扬,只有空荡荡的街道在变迁。春天的园子,市井的小贩们如同潮水般涌入。诗人知道朋友们的孤寂,便用美丽的言辞来品味花香。浅紫色的花儿争相开放,而深红色的则任由风霜侵袭而凋零。天上的花尚且青翠欲滴,国家的色彩仍在等待绚丽的盛开。诗人载酒邀友共饮,虽是瘦弱的书生,却并非神仙。
注释
- 残花:指已经凋谢的花,象征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
- 双旌:指两面旗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
- 九陌:古代指道路,表示街道的繁华与变化。
- 浅紫、深红:指不同颜色的花,表现春花的多样性。
- 癯儒:指瘦弱的读书人,诗人自谦之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涵盖了广泛的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苏轼因病卧床期间,面临生死考验,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春天的期盼。诗中融入了他对友人的关怀和自身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开头便以“残花怨久病”引入,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慨。残花和病痛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接着,诗人通过“剩雨泣余妍”,将自然景象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诗中的“开园时市井皆入”一句,生动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热闹场景,与诗人病中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描写“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传达出生命的多样与脆弱。
最后,诗人以“载酒邀诗将”结束,展现了他虽身处病痛,但依然渴望与友人共享诗酒,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友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花怨久病:花儿凋谢,诗人因病而感到无奈与怨愤。
- 剩雨泣余妍:雨水滴落,似乎在为花的残妍而悲泣,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不见双旌出:春天的气息未能到来,诗人感到失落。
- 空令九陌迁:街道空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缺席。
- 开园时市井皆入:春天来临,市井繁华的景象与诗人病中的孤寂形成对比。
- 知君苦寂寞:诗人关心友人的孤独,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 妙语嚼芳鲜:用美丽的言辞品味花香,表现诗人的生活情趣。
- 浅紫従争发,深红任蚤蔫:不同颜色的花儿,象征生命的多样与脆弱。
-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春天的花尚未盛开,寓意国家与个人的期待。
- 载酒邀诗将,癯儒不是仙:尽管身处病痛,诗人依然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与人生的美好与脆弱做对比。
- 拟人:将雨水赋予情感,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相对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处病痛,诗人依然热爱生活,渴望与朋友分享人生的美好,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逝去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 双旌: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浅紫与深红:生命的多样与对比,象征着花的盛开与凋零。
- 载酒: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残花”象征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逝去的生命
C. 春天的到来
D. 友情的珍贵 -
诗人用哪种修辞手法表现雨水的情感?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病痛的无奈
C. 生命的珍贵与友情的温暖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情感深沉而沉重。
- 《春夜喜雨》:杜甫则以春雨的到来,表现出对春天的欣喜,情感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全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