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时间: 2025-01-22 02:5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来诗云与杭争雄。我在钱塘拓湖渌, 大堤士女急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 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 老葑席卷苍云空。朅来颍尾弄秋色, 一水萦带昭灵宫。坐思吴越不可到, 借君月斧修朣胧。二十四桥亦何有, 换此十顷玻璃风。雷塘水干禾黍满, 宝钗耕出余鸾龙。明年诗客来吊古, 伴我霜夜号秋虫。德麟见约来扬寄居, 亦有意求扬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太山的秋天和北方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眷恋与未能完成的遗憾。在诗中,诗人提到“杭”和“颍”的对比,表达了对两地的思考与情感。诗人身处钱塘,望着湖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人事的渺小。诗中又反映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最后提到与赵德麟的约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注释
- 太山:指的是泰山,象征高大与伟岸。
- 秋毫:指秋天的细微之处,形容自然的丰富多彩。
- 大千:指广阔无边的空间。
- 杭颍:杭州与颍州的对比。
- 昭灵宫: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象征美好的愿景。
- 二十四桥:指扬州的著名景点,诗人用它来进行对比,表达对美景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以旷达、豪放著称,常常表现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任职颍州期间,因未能如愿治理西湖而改至扬州,表达了他对西湖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它通过太山的秋毫、钱塘的湖面、以及二十四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场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事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尤其在“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一句中,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伤。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山秋毫两无穷:描绘了泰山的广阔与秋天的细腻。
- 钜细本出相形中:大与小的对比,彰显了自然的奇妙。
- 大千起灭一尘里:在广阔的天地中,细微的尘埃显得渺小。
- 未觉杭颍谁雌雄:不知杭州和颍州的优劣对比。
- 来诗云与杭争雄:诗人想要与杭州一争高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北山始与南屏通”。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相结合,增添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感悟人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山:象征高大与崇高。
- 秋毫:细微之美,象征生命的细腻与丰富。
- 二十四桥: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山”指的是哪座山?
- a) 黄山
- b) 泰山
- c) 嵩山
-
“未觉杭颍谁雌雄”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知道杭州和颍州的优劣
- b) 认为杭州比颍州好
- c) 认为颍州比杭州差
-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桥”是指:
- a) 一座桥
- b) 扬州的名胜
- c) 西湖的景点
答案:
- b) 泰山
- a) 不知道杭州和颍州的优劣
- b) 扬州的名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国的思考,但苏轼更倾向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