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州驿壁》

时间: 2025-01-27 03:35:04

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意思解释

书州驿壁

作者: 路铎 〔金朝〕

原文展示:

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旅途。诗人站在驿站的墙壁上,看到远处的雉堞(防御工事),而羊肠小道却依然难行。炊烟飘荡在沮水(沮河)上,苍老的树木仍然记得那座桥和山。祭坛荒废,没人来吊唁,只有高台上的鸟儿自由飞翔。旅客在秋雨中的馆舍里,虽未到老年,鬓发却已先显白斑。

注释:

  • 雉堞:古代防御工事,通常为土筑的墙垛。
  • 羊肠行:指山间小路,形容其曲折狭窄。
  • 炊烟:指村庄或农家升起的烟。
  • 沮水:即沮河,位于今安徽省。
  • :祭坛,古代用来祭祀的地方。
  • 客怀:旅客的情感和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铎,金朝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以写景抒怀为主,常常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置身于秋雨中,思绪纷乱,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书州驿壁》采用了典型的山水诗风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的“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勾画了旅途的艰辛,雉堞虽可见,但羊肠小道却难以通行,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接下来的“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则通过炊烟和老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揭示了人情冷暖与自然的永恒,无人吊唁的祭坛与飞翔的鸟儿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孤独的深刻体验。最后一句“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身体尚未老去,但鬓发却已显现出白斑,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雉堞俯已见:从高处俯瞰,看到的防御工事,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 羊肠行尚难:羊肠小道行走困难,暗示人生道路的艰辛。
  • 炊烟界沮水:炊烟与水的交界,营造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
  • 老木识桥山:老树见证了桥和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留存。
  • 畤废无人吊:祭坛荒废,体现人情冷漠。
  • 台高有鸟还:高台上的鸟儿自由飞翔,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的孤独。
  • 客怀秋馆雨:旅客在秋雨中的心情,愁苦而沉重。
  • 未老鬓先斑:虽年轻,鬓发却已显白,反映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无人与吊”与“鸟儿还”,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 象征:炊烟、老木等意象象征着乡愁与时间的流逝。
  • 拟人:老木识桥山,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雉堞:象征历史的痕迹与人类的防御。
  • 羊肠小道:代表人生的曲折与艰难。
  • 炊烟:寄托着对乡土的思念。
  • 老木:象征时间的积淀与记忆的沉重。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羊肠行尚难”是指什么? A. 山间小路曲折
    B. 河流的险滩
    C. 平坦的道路
    D. 城市的街道

  2. 诗人的心情在最后一句中表现为: A. 快乐
    B. 愤怒
    C. 愁苦
    D. 安宁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山中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同样表达了秋天的意境和个人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思考。
  • 王维的《山中送别》:描写了自然景色与送别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 《金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