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

时间: 2025-01-10 21:54:44

别离无远近,事欢情亦悲。

不闻车轮声,后会将何时。

去日忘寄书,来日乖前期。

纵知明当返,一息千万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别离
作者: 张彪 〔唐代〕

别离无远近,事欢情亦悲。
不闻车轮声,后会将何时。
去日忘寄书,来日乖前期。
纵知明当返,一息千万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心情,离别并不在于距离的远近,欢愉的事情也会带来悲伤。听不到车轮的声音,不知下次再相会是何时。过去的日子里忘了寄书,未来的日子里却不能如愿见面。即使知道明天会回来,但一息之间却思念无尽。

注释:

  • 别离:指分别,离开。
  • 无远近:没有距离的远近之分,强调心情上的距离。
  • 欢情:欢乐的情感。
  • 车轮声:指行路的声音,象征着离别和归来。
  • :不符合,意指将来相见的希望落空。
  • 寄书:寄信,表达思念之情。
  • 明当返:明天就会回来。
  • 一息:指一口气,象征短暂的时间。
  • 千万思: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厚。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与体验。这种情感在唐诗中尤为常见,诗人往往通过离别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彪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对人生、情感的深入思考,尤其擅长描绘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古别离》创作于唐代,那时社会繁荣,士人往往因仕途或交游而面临离别,诗中流露出这种普遍的情感。在战乱频繁的时代,离别成为常态,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古别离》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离别带来的复杂情感。首句“别离无远近”直接点明主题,强调离别不仅是空间的分隔,更是情感的割裂。随后的“事欢情亦悲”则揭示了离别所带来的矛盾感受,欢乐之中夹杂着悲伤,使人倍感惆怅。

“不闻车轮声”这一句,使用了听觉意象,渲染了等待重逢的无奈与焦急。车轮声的缺失象征着朋友之间的音信全无,令人倍感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后会将何时”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未知,表现了对相聚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过去的点滴,深感错失良机的痛苦,“去日忘寄书”暗示着对友人思念的无奈,而“来日乖前期”则表现了对未来无法如愿相见的失落。最后一句“纵知明当返,一息千万思”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虽知明日会重逢,但思念之情却在短暂的瞬息中积聚成千上万,深刻表达了离别对心灵的伤害。

整首诗通过极简的结构,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离无远近:离别并无远近之别,强调心灵的距离。
  2. 事欢情亦悲:即便是欢乐的事,也会带来伤感。
  3. 不闻车轮声:没有听见归来的车轮声,象征着无音信。
  4. 后会将何时:未来再会的时间无从知晓。
  5. 去日忘寄书:过去的日子里没能寄信,表达了遗憾。
  6. 来日乖前期:未来的日子未必能如期相见。
  7. 纵知明当返:虽然知道明天会归来。
  8. 一息千万思:但在这一息之间,思念却无尽。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车轮声、寄书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离别的情感。
  • 反复:通过对时间的反复提及,强调思念之深。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离别带来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车轮声:象征着归来与离去,暗示期待与失落。
  • 寄书:寄信的行为象征思念与沟通,寄托着深厚的情感。
  • 一息:短暂的时间,形象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的绵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别离》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2. 诗中“别离无远近”想表达什么? A. 离别的距离
    B. 心灵的距离
    C. 身体的距离
    D. 情感的距离

  3. 诗中提到的“车轮声”象征着什么? A. 离去
    B. 回归
    C. 期待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探讨离别,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的情感。
  • 王维《送别》:细腻而含蓄,表达更为深沉的离愁。

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与《古别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离别的独特理解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