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契丹打破波斯寨,夺得宝珠村里卖。
十字街头穷乞儿,腰间挂个风流袋。
白话文翻译:
契丹人攻破了波斯寨,夺得了宝珠村里的财物进行贩卖。
在十字街头的乞讨者,身上挂着一个风流的口袋。
注释:
- 契丹:古代北方民族,曾建立辽朝。
- 波斯寨:指的是波斯的一个村落或驻地。
- 宝珠村:象征着富饶的地方,可能是指有宝物或财富的村庄。
- 穷乞儿:形容乞讨生涯的人,生活困苦。
- 风流袋:可理解为一种装饰性或象征性的袋子,具有风趣的含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心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风多表现禅意,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契丹的入侵和战争带来的社会变革,促使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反映了战乱对普通人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白的叙述,描绘了契丹人攻陷波斯寨的情景,揭示了战争带来的财富掠夺,以及在战乱中生存的乞讨者的无奈与悲哀。诗中“契丹打破波斯寨”一语,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财富的易手。而“十字街头穷乞儿”则将视角转向普通民众,意在表达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与悲惨。尤其是“腰间挂个风流袋”,不仅描绘了乞儿的形象,也暗示了即使在困境中,人们依然保持某种生活的风趣和气度。整体来看,作者通过具体的场景与人物,反映出战争对社会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社会底层生存状况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契丹打破波斯寨:描绘了契丹的侵略行为,直接呈现出战争的场景。
- 夺得宝珠村里卖:展示了战争带来的财富转移,暗示了暴力与贪婪的直接关系。
- 十字街头穷乞儿:转折处,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腰间挂个风流袋:结尾的细节刻画,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乞儿在困境中保持个性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风流袋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个性,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也不应放弃自我。
主题思想: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战争与乞讨者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揭示了人在困境中的生存状态与尊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契丹:象征着外来侵略与动荡。
- 波斯寨:代表着被侵略的财富与文化。
- 乞儿:象征着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
- 风流袋: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人性的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契丹”指的是哪个民族? A. 南宋
B. 辽朝
C. 明朝 -
诗中“宝珠村”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破坏
B. 财富的集中
C. 文化的传承 -
“穷乞儿”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A. 战争中的胜利者
B. 社会底层的无奈与悲惨
C. 富裕的商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同样关注战争对百姓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
诗词对比:
- 杜甫《兵车行》与释心道的《偈》都关注战争造成的社会苦难,前者通过叙述士兵的苦楚,后者则聚焦于乞讨者的生存状况,两者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后世诗词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