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伯氏周臣过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

时间: 2025-01-11 17:07:58

草堂人去薜萝存,洒泪空招未返魂。

犹见康成遗故籍,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稻色秋间路,白照芦花月里门。

感旧愈难今夜别,追维生死对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堂人去薜萝存,
洒泪空招未返魂。
犹见康成遗故籍,
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稻色秋间路,
白照芦花月里门。
感旧愈难今夜别,
追维生死对黄昏。

白话文翻译

草堂已经人去,只留下薜荔和萝卜。
我洒下泪水,空自招呼着未能返回的灵魂。
仍能见到康成留下的旧书籍,
不禁想起元亮那孤独的村庄。
青色稻田映衬着秋天的路,
白色的芦花在月光下照耀着门前。
感慨往昔愈加难忍,今晚的离别更加沉重,
生死之事在黄昏中追忆,更显得无奈。

注释

  1. 草堂:指住处或书斋,诗人用此形容织帘先生的故居。
  2. 薜萝:一种藤本植物,生长于故居,象征着离去后留下的痕迹。
  3. 康成:指东汉的康熙,留下的书籍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4. 元亮: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的孤村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5. 青浮稻色:描绘秋天稻田的景象,色彩对比中透出丰收的喜悦与惆怅。
  6. 芦花:在月光下的芦花,象征着清幽与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揆,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揆访问织帘先生的故居时,因感怀故人而作。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揆的《偕伯氏周臣过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开篇即以“草堂人去薜萝存”写出故居的冷清,瞬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泪水招魂,表现了对已逝者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浓烈。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康成与元亮,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也抒发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悟。后面的描写中,诗人以秋色中的稻田和月下的芦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似乎在与故人对话,感受着生死之间的距离。最后两句则带出一种无奈与愁苦,表达了生与死、离别与重聚的复杂情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与自然景象描绘之间找到了和谐的统一,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堂人去薜萝存:草堂虽已空无一人,但残存的植物显示着往昔的痕迹,突显孤独感。
  2. 洒泪空招未返魂:泪水流下,呼唤已逝的灵魂,充分表达思念之情。
  3. 犹见康成遗故籍:康成是文化的代表,诗人见到其遗留的书籍,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传承。
  4. 忽思元亮老孤村:元亮的孤村,引发对孤独生活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5. 青浮稻色秋间路: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生命的丰收与自然的静谧。
  6. 白照芦花月里门:月光照耀下的芦花,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7. 感旧愈难今夜别:离别之际,思念愈加难忍,情感愈发沉重。
  8. 追维生死对黄昏:生死之事在黄昏时刻显得更为沉重,反映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植物象征故人留下的痕迹,增强情感的渲染力。
  • 对仗:如“青浮稻色,白照芦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泪水招魂,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复杂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草堂:象征着故乡与记忆,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2. 薜萝: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逝去的人。
  3. 康成与元亮:文化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
  4. 稻田与芦花:自然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康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康熙
    • D. 陶渊明
  2. 诗中的“白照芦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春天的花开
    • B. 秋天的宁静
    • C. 夏天的热烈
    •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中提到的“草堂”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书房
    • B. 逝去的故人
    • C. 自然风光
    • D. 繁华的城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揆更侧重于对故人和历史的追忆。
  •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但李白更为洒脱,王揆则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王揆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