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一 寄忆》

时间: 2025-01-10 22:49:13

旧愁人,新愁月。

同是黄昏时节。

人不见,月偏明。

除非倩梦寻。

寒衾拥。

愁难送。

不到四更无梦。

莲漏滴,乳鸦啼。

梦儿能几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更漏子 其一 寄忆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旧愁人,新愁月。同是黄昏时节。人不见,月偏明。除非倩梦寻。寒衾拥。愁难送。不到四更无梦。莲漏滴,乳鸦啼。梦儿能几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旧愁与新愁交织的感受,正值黄昏时分,虽然人不在身边,但月亮却显得格外明亮。只有在梦中才能寻到那个人。寒冷的被子让我感到愁苦难以排遣,直到四更(凌晨)时也无梦可做。莲花漏水,乳鸦欢叫,梦能有几时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旧愁:指过去的忧愁。
  • 新愁:指眼前的新忧愁。
  • 倩梦:美好的梦。
  • 寒衾:寒冷的被子。
  • 莲漏:指莲花的水滴声。
  • 乳鸦:一种鸟,清晨时常啼鸣。

典故解析:

  • 黄昏:象征着一种忧伤的情绪,是一天中最为感伤的时刻。
  • 四更:古代时辰的划分,四更是指凌晨的时段,通常四更时人们已入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的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其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词写作背景可能与其个人经历有关,表达了词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正值黄昏,愈发显得孤独与寂寞。


诗歌鉴赏:

董元恺的《更漏子 其一 寄忆》以黄昏为背景,展现了深切的思念与忧愁。全诗通过对旧愁与新愁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孤独时的脆弱与对爱的渴望。“人不见,月偏明”一句,运用了“月”的意象来衬托夜的寂寞,月亮的明亮似乎在嘲讽作者的孤独。尤其是“除非倩梦寻”,更是表达了对梦中相聚的渴望,梦成为了联系过去与现在的唯一桥梁。

“寒衾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身体的冷却似乎在反映精神的孤寂,而“愁难送”则直接点明内心的苦闷。随着夜的深入,“不到四更无梦”,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对梦境的无奈与渴望。结尾的“梦儿能几时”更是对短暂梦境的感叹,令人感到幽幽的惆怅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深远,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人类面对孤独与思念时的脆弱与美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愁人,新愁月:旧的忧愁与新的忧愁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思念的复杂性。
  2. 同是黄昏时节:黄昏是一个象征着结束与思考的时刻。
  3. 人不见,月偏明:对比人影的缺失与月光的明亮,突显孤独感。
  4. 除非倩梦寻:只有在美好的梦中才能找到那个人,梦成为联系的唯一方式。
  5. 寒衾拥:寒冷的被子使人感受到孤独。
  6. 愁难送:愁苦难以排解。
  7. 不到四更无梦:即便到了四更时分,也没有梦可做,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8. 莲漏滴,乳鸦啼:自然的声音与景象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9. 梦儿能几时:对梦的短暂性的感慨,强调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月亮似乎在照亮孤独,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旧愁人,新愁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对逝去的情感的追忆,以及对与爱人团聚的渴望,情感深邃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的光亮。
  • 寒衾:体现身体与心灵的寒冷。
  • :象征着希望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倩梦”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梦
    • B. 恶梦
    • C. 清晨的梦
  2. 诗中“人不见,月偏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生气
  3. “梦儿能几时”反映了作者对梦的什么态度?

    • A. 希望
    • B. 无奈
    • C. 不在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对比: 可以将董元恺的《更漏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董元恺更侧重于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美与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