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撼庭秋
作者: 汪东 〔清代〕
一镫凉焰如水。撼小庭秋气。月儿偏黑。风儿又紧,怎教人睡。匆匆别去,归期无定,已堪愁悴。况关河南北。鳞沈雁杳,寸书难寄。
白话文翻译:
这一盏凉烛的火焰如水般清冷,摇动着小庭院的秋意。月光显得有些昏暗,风又冷又急,怎能让人安然入睡?匆匆的离别,归来的日期无从确定,已经让我心中愁苦憔悴。更何况相隔在河南和北方,孤雁南飞,音信难传。
注释:
字词注释:
- 镫:古代的一种照明器具,这里指烛台。
- 凉焰:冷清的火焰,形容烛光微弱。
- 撼:摇动,动摇。
- 秋气:秋天的气息。
- 匆匆别去:形容离别时的急促。
- 寸书:指短信,音信。
- 鳞沈雁杳:形容孤雁南飞,音信渺茫。
典故解析:
- 南雁: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思念之情,雁南飞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歌表达情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离别后的孤独感和愁苦心情。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但诗人却因离别而感到悲凉。
诗歌鉴赏:
《撼庭秋》是一首抒情诗,蕴含了浓厚的思乡之情。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坐在小庭院中,感受着凉意袭来,心中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愁苦。通过“凉焰如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寂静与孤独。
诗中“月儿偏黑,风儿又紧”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冷清,月色昏暗,狂风呼啸,正是这种环境的描写加深了诗人的愁苦心情。接下来的“匆匆别去,归期无定”,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离别带来的焦虑和无奈,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都非常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结尾的“寸书难寄”则更是将思念之情深化,表达了对远方友人音信全无的惆怅感。总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秋夜的描写,更是对人情冷暖、离别愁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镫凉焰如水:一盏冷清的烛火,映照出夜的寂静。
- 撼小庭秋气:小庭院中的秋意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以清冷之感。
- 月儿偏黑:月光暗淡,营造了阴郁的氛围。
- 风儿又紧:风势紧凑,增加了夜的寒意。
- 怎教人睡: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让人安然入睡呢?
- 匆匆别去,归期无定:急促的别离,回家的日期无法确定,心中愁苦。
- 已堪愁悴:心中的愁苦已经让人憔悴。
- 况关河南北:更何况相隔千里,南北遥远。
- 鳞沈雁杳,寸书难寄:孤雁南飞,音信难传,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焰如水”,将烛光比作水,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匆匆别去,归期无定”,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孤独时刻的脆弱心理,传达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焰:象征孤独和清冷的心情。
- 月儿:象征思念与寂静。
- 风:象征外在环境的冷酷与内心的波动。
- 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凉焰如水”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灯光
C. 月光
D. 风声 -
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感情是? A. 期待
B. 忧愁
C. 冷漠
D. 愉快 -
“寸书难寄”中“寸书”指的是什么? A. 长信
B. 短信
C. 书信
D. 明信片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秋夕》(杜甫)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撼庭秋》均表达思乡之情,但《静夜思》侧重于直接的乡愁,而《撼庭秋》则更注重环境对情感的渲染。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