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八景诗 其七 海月风帆》
时间: 2025-01-24 06:0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月风帆
海月岩前天接水,
岩上临之若无地。
舶棹清风商客来,
江程千里片时至。
神飙吹送十幅蒲,
惊鸥飞鹭为前驱。
危樯过尽千复百,
更无行踪流江湖。
白话文翻译:
在海月岩前,天空与水面相接,
站在岩上,看似没有地面。
船只在清风的推动下,商客纷纷而来,
千里江程转瞬即至。
神风送来十幅帆,
惊起的鸥鸟和飞鹭充当前导。
高高的船桅经过千百艘,
再也看不见流动于江湖的踪影。
注释:
- 海月岩:海月岩的自然景观,指岩石在月光下的景象。
- 舶棹:舶指船只,棹指船桨,合起来指船只的行驶。
- 神飙:神速的风,形象地描绘出风速之快。
- 危樯:高耸的船桅,表现出船的高大。
- 惊鸥飞鹭:形容风起时,鸟类受到惊动而飞起的景象。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海月”与“江湖”的描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重视,尤其是在诗词中常常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靖吉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兼具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描绘了航海的壮丽景象,可能与当时的海上贸易繁荣有关,反映出商旅往来的热闹与风光。
诗歌鉴赏:
《海月风帆》是一首描写海上景象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海月岩的美丽与船只航行时的壮观场景。首句“海月岩前天接水”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水天相接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辽阔与宁静。接下来的“舶棹清风商客来”,则迅速转入动态描写,展现了商客们乘风破浪而来的情景,传达出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诗中“神飙吹送十幅蒲”形象地描绘了帆船在强风中前行的场景,十幅帆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船只的壮观,也暗示了一种迅疾与力量。而“惊鸥飞鹭为前驱”则通过对鸟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几句“危樯过尽千复百,更无行踪流江湖”,则以一种略带孤寂的情感收尾,表现出在繁华过后,似乎一切都归于平静,船只如同消失在无尽的江湖之中,给人以深思与感慨。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月岩前天接水:描绘了海月岩前的广阔景象,水天相接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 岩上临之若无地:站在岩石上,仿佛没有大地的存在,表现出一种悬空的感觉,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 舶棹清风商客来:风助船行,商客乘风而至,展现出繁忙的商贸气象。
- 江程千里片时至:千里之远的旅程在瞬间就抵达,表现出航海的迅速。
- 神飙吹送十幅蒲:神速的风为船只的帆助力,表现出航海的壮观与力量。
- 惊鸥飞鹭为前驱:鸟类在风中飞起,显示出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 危樯过尽千复百:高大的船桅一艘接一艘地经过,表达出繁忙的航行。
- 更无行踪流江湖:在繁华之后,似乎一切又归于平静,隐含着对流动与归属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形容为“神飙”,强调其速度与力量。
- 拟人:通过“惊鸥飞鹭”的描写,使自然现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舶棹清风”和“江程千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海月:象征宁静与美丽,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风帆:象征力量与生命,代表着商旅的繁荣与快速。
- 鸟类:象征自由与生机,展示了自然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海月岩前天接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天相接的广阔
B. 大海波涛汹涌
C. 夜晚星空璀璨
D. 岩石陡峭险峻 -
“神飙”指的是什么?
A. 风的速度
B. 海洋的深度
C. 旅客的数量
D. 船的大小 -
“惊鸥飞鹭为前驱”中的“前驱”指的是什么?
A. 船只的引导
B. 鸟类的引领
C. 旅客的引导
D. 风的引导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张志和的《渔歌子》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更多的是对静谧与孤独的思考,而《海月风帆》则充满了动感与繁荣的气息。
- 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观》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