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7:44: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奈红英搅绿尘,
借君长袖拂纶巾。
桃花倚醉风前笑,
杨柳含情雨后颦。
促柱善弹秦地曲,
细腰偏学楚宫人。
东邻旧识金吾士,
不惜银罂送酒频。
白话文翻译:
无奈红花在绿尘中搅动,
借你的长袖轻拂我的纶巾。
桃花在醉意中倚风而笑,
杨柳在雨后含情而皱眉。
她在柱子旁娴熟地弹奏秦地的曲调,
身姿细腻,仿佛在学楚宫的女子。
东邻的旧识金吾士,
不惜用银罐频频送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英:指红色花朵。
- 绿尘:指春天的绿草或绿叶,形容春天的生机。
- 长袖:古代男子的衣袖长,借指风度翩翩。
- 拂:轻轻扫过。
- 纶巾:一种用丝织成的帽子,古代士子所戴。
- 倚:倚靠。
- 颦:皱眉,形容忧愁或思念。
- 促柱:指靠在柱子上,形容优雅的姿态。
- 善弹:弹得好。
- 秦地曲:指秦地的乐曲,寓意优美动听。
- 楚宫人:指楚国的宫女,形容身姿柔美。
典故解析:
- 桃花:象征春天与爱情,常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子。
- 杨柳:在中国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柔情和思念。
- 秦地曲与楚宫人:均为古代乐曲和美人的典型象征,代表了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凯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富有雅致。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前辈诗人影响,尤其擅长描写春游的诗篇。
创作背景: 《春游二首》是张元凯在春日游玩时的即兴之作,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对春天的一种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游为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在开篇便以“无奈红英搅绿尘”引入,描绘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红花与绿草的交融,生动地展现出春游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借君长袖拂纶巾”引入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与欣赏。桃花与杨柳的描写则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情感层次,桃花的笑意与杨柳的愁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
后面的部分,通过“促柱善弹秦地曲”和“细腰偏学楚宫人”,诗人描绘了春游中的乐趣与美好的姿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与美的追求。最后一联“东邻旧识金吾士,不惜银罂送酒频”,则回归到生活的琐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温暖。这首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人情味,令人感受到春游的乐趣与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春日景致,红花在绿草中搅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第二联通过长袖与纶巾,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雅致。
- 第三联以桃花和杨柳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多重情感。
- 第四联通过音乐与舞姿,表达了对美的追求。
-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友情的温暖,传达出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倚醉”,将桃花拟人化,表现其生动形象。
- 对仗:如“促柱善弹”和“细腰偏学”,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春天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浓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英:春的象征,代表生机与美丽。
- 桃花:代表爱情与美丽的女子。
- 杨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秦曲、楚宫人:代表古典文化与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英”指代什么? A. 红色花朵
B. 红色的衣服
C. 红色的水果
D. 红色的鸟 -
“杨柳含情雨后颦”中的“颦”是什么意思? A. 笑
B. 皱眉
C. 跳舞
D. 说话 -
此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
B. 友谊的珍贵
C. 对生活的热爱
D. 以上皆是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描写春天的美景时,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张元凯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