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时间: 2025-01-11 09:55:14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

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

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

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游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
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
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
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在春天的气息中漫步,偶然遇上江水明媚的晴天。
杨柳的翠色频频低垂,却不在意黄鹂的鸣叫。
归来栖息在寒冷的官邸,月光昏暗灯光不明。
独自坐着思念游玩的情景,西湖的美好情意无穷无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 行走,漫步。
  • 江色: 江水的颜色,这里引申为江边的风景。
  • : 皱眉,形容杨柳垂下。
  • 黄鹂: 一种鸟,鸣叫声清脆悦耳。
  • : 栖息,停留。
  • 官屋: 官员的住所。
  • 游衍: 游玩、闲逛的情景。
  • 无限情: 指情感深厚,意境无限。

典故解析:

  • 西湖: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象征着美丽与浪漫,诗人对此地的向往与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漫步春游,写下对自然的感受和对西湖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春游》是一首描写春天游历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和内心的感受。开篇“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诗人以轻松的语气描绘出春日的温暖和明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描写的“杨柳翠频蹙”和“不管黄鹂声”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归来后,诗人却感受到“官屋寒”,这不仅是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更是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最后“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西湖的美景在诗人心中留存着深深的情感。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步春去: 每天都在春天的气息中漫步,表现出诗人享受春日的心情。
  2. 偶值江色晴: 偶然遇见晴朗的江水,突显了春天的明媚和诗人的愉悦。
  3. 杨柳翠频蹙: 杨柳因春风低垂,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4. 不管黄鹂声: 忽略了黄鹂的鸣叫,表现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5. 归栖官屋寒: 回到寒冷的官邸,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冷漠和无奈。
  6. 月暗灯不明: 月光昏暗,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7. 独坐想游衍: 独自坐着回忆游玩的情景,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西湖无限情: 西湖的美好情感无穷无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暗灯不明”暗示孤独与寂寞。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杨柳翠频蹙”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生机与希望。
  • 江色: 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杨柳: 代表柔弱和温柔。
  • 黄鹂: 象征春天的声音与活力。
  • 西湖: 代表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鹂”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树
  2. 诗人回到的地方是?

    • A. 家乡
    • B. 官屋
    • C. 西湖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生活
    • B. 自然
    • C. 游玩的情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聚焦于战争背景下的春天,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而董嗣杲的《春游》则是对春天的单纯赞美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春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