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王来山爱竹祠前枯竹再生》

时间: 2025-01-27 04:15:58

清护祠香立翠寒,谁知活处发霜痕。

生生与善相为脉,节节是仁皆可根。

方信虚中涵造化,何妨直下长儿孙。

更须就此封培去,千亩成阴百世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护祠香立翠寒,
谁知活处发霜痕。
生生与善相为脉,
节节是仁皆可根。
方信虚中涵造化,
何妨直下长儿孙。
更须就此封培去,
千亩成阴百世门。

白话文翻译:

在清香的祠堂前,青翠的寒竹挺拔而立,
谁又知道这些活着的竹子,竟然在寒霜中留下痕迹呢?
生生不息与善良相互交织,
每一节竹子都能扎根于仁德之中。
我相信在虚无中蕴含着自然的造化,
何妨让这些竹子直接传承给我的子孙。
更应当在这里封土培育,
让千亩的竹林为百世的门庭提供阴凉。

注释:

  • 清护:清香的保护。
  • 香立:香气缭绕,形容环境清幽。
  • 翠寒:青翠而寒冷,形容竹子的生长环境。
  • 活处:生长的地方。
  • 霜痕:在霜冻后留下的痕迹。
  • 生生与善相为脉:生生不息的竹子与善良相互联系。
  • 节节是仁皆可根:每一节竹子都可以扎根于仁德之中。
  • 虚中涵造化:在虚无中蕴含着造物的神奇。
  • 长儿孙:传承给后代。
  • 封培:封土培育,指培植竹子。
  • 千亩成阴:广阔的竹林形成阴凉。
  • 百世门:为百世之家提供庇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字德辉,号石山,生于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来山的竹祠前,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生长的感慨,竹子在寒霜中顽强生存的精神,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诗中还蕴含了对善良与仁德的提倡,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开篇描绘祠堂前的竹林,清香四溢,青翠挺拔,带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谁知活处发霜痕”的问句,表达了对生命不屈不挠的敬意,竹子在寒霜中依然生长,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接下来,诗人以“生生与善相为脉”来强调生命与道德的紧密联系,竹子的每一节都扎根于仁德之中,暗示着道德的根基是生命的延续。通过“方信虚中涵造化”,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最后,诗人提到要“封培去”,表达了对竹子的珍视与对后代的期望,愿意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千亩成阴百世门”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象征着竹子为后代提供庇护与生机。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崇尚生命、珍视道德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护祠香立翠寒:描绘了竹林生长的环境,清香与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2. 谁知活处发霜痕:引出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疑问句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3. 生生与善相为脉:将生命与道德紧密联系,彰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4. 节节是仁皆可根:强调道德是生命延续的基础。
  5. 方信虚中涵造化:探讨自然的奥秘,信仰与自然的结合。
  6. 何妨直下长儿孙: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愿意将精神传承。
  7. 更须就此封培去:强调对竹子的珍视,呼吁培育。
  8. 千亩成阴百世门:展望美好的未来,象征着为后代提供的庇护。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与仁德的关系比喻生命的延续。
  • 拟人:竹子被赋予了生命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竹子为主线,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对道德的倡导与对后代的期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生命力与高洁的品格。
  • :代表着寒冬与考验,突显竹子的顽强。
  • :道德的象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象征庇护与安宁,强调对后代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活处发霜痕”意指: A. 竹子生长的地方
    B. 竹子受到寒霜的考验
    C. 竹子开花的地方
    D. 竹子被砍伐的地方

  2. 诗中“生生与善相为脉”的意思是: A. 生命与德行相互根植
    B. 生命与财富相互联系
    C. 生命与时间无关
    D. 生命与历史没有关系

  3. 诗人希望竹子能给后代带来: A. 财富
    B. 知识
    C. 庇护与生机
    D. 名声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by 郑燮:同样以竹子为主题,表达坚韧不拔的精神。
  • 《题竹石》 by 陆游:对竹子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陈著的《赞王来山爱竹祠前枯竹再生》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自然描写上都有独特的视角,前者强调生命的坚韧,后者则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自然之美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