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昌硕索题元宫人画扇,同君直赋》
时间: 2025-02-04 15:37: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纨抛却。长信风萧索。妾命也同衫袖薄。祗恐洗多红落。分明复道人归。西宫镫火更稀。想煞秋衾铜辇,不知苔上罗衣。
白话文翻译:
轻薄的纱巾抛弃在一旁,长信宫内的风显得寂寥冷落。我的命运就像这薄薄的衣袖,唯恐洗涤得多了,红色的花瓣会掉落。明明听说那人要回来了,西宫里的灯火却更加稀疏。想起秋天的被子和铜制的轿子,不知道苔藓上覆盖着的那件罗衣。
注释:
- 轻纨:轻薄的丝绸或纱,代表柔弱和轻盈。
- 长信:指长信宫,古代皇宫中的一处。
- 妾命:指女子的命运,尤其是宫女的命运。
- 衫袖薄:形容衣袖轻薄,暗喻生活的艰难。
- 洗多红落:担心洗涤过多,会使红色的花瓣掉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失去。
- 西宫镫火更稀:指西宫的灯火渐少,象征孤寂和冷清。
- 秋衾铜辇:秋天的被褥和铜轿,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与现今的落寞。
- 苔上罗衣:苔藓上覆盖的罗衣,象征着遗忘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广生(1640年-1710年),字宗璞,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衰落之间,诗人通过对宫女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她们的孤独和无奈,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描写宫女生活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以“轻纨抛却”开篇,立刻引入一种轻盈但又脆弱的氛围,反映出宫女的命运如同薄纱般脆弱。接着,诗人用“长信风萧索”描绘出长信宫的冷清,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妾命也同衫袖薄”一句,直接点出了女子的命运,暗喻她们在宫廷中受到的限制与压抑。“祗恐洗多红落”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恐惧,这种对失去的敏感反映出她们内心的脆弱与无助。
后半部分的“分明复道人归”似乎带来了一丝希望,但随即被“西宫镫火更稀”所打破,表现出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在“想煞秋衾铜辇”中,诗人用细腻的对比,展现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最终落到苔藓上的罗衣,暗喻着被遗忘的命运与时间的无情。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宫女生活的悲剧,展现了清代社会的某种侧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纨抛却:意指轻薄的衣物被抛弃,象征着无所依靠的孤独感。
- 长信风萧索:长信宫内的风显得孤寂,描绘宫廷冷清的氛围。
- 妾命也同衫袖薄:自我感叹,命运如同薄衣,脆弱无依。
- 祗恐洗多红落:担心过多的洗涤会使美好的东西失去,隐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分明复道人归:听闻有人归来,带来一丝期待。
- 西宫镫火更稀:西宫的灯火愈加稀少,象征着孤独与寂静。
- 想煞秋衾铜辇:回忆过去的繁华生活与如今的落寞形成对比。
- 不知苔上罗衣:不知在时间的流逝中,曾经的美好被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命运比作薄衣,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风、灯火等赋予情感,使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宫女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纨:象征脆弱与轻盈。
- 长信:代表宫廷的孤独与冷清。
- 衫袖薄:暗喻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无常。
- 秋衾铜辇:象征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 苔上罗衣:寄托对过往的追忆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轻纨抛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
- C. 快乐
-
“西宫镫火更稀”中的“镫火”指的是什么?
- A. 灯火
- B. 希望
- C. 梦想
-
诗中提到的“妾命”指的是?
- A. 妇女的美丽
- B. 妇女的命运
- C. 妇女的工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对比:
- 冒广生《清平乐》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前者更侧重对孤独命运的叹息,后者则更多体现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
- 《李清照与冒广生的诗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