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3:50:09

歌唇乍启尘飞处。

翠叶轻轻举。

似通舞态逞妖容。

嫩条纤丽玉玲珑。

怯秋风。

虞姬珠碎兵戈里。

莫认埋魂地。

只应遗恨寄芳丛。

露和清泪湿轻红。

古今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歌唇乍启尘飞处。
翠叶轻轻举。
似通舞态逞妖容。
嫩条纤丽玉玲珑。
怯秋风。
虞姬珠碎兵戈里。
莫认埋魂地。
只应遗恨寄芳丛。
露和清泪湿轻红。
古今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女子的美丽与脆弱。她的嘴唇轻启,尘埃飞扬的地方,翠绿的叶子轻轻摇动,似乎在翩翩起舞,展现出妖娆的容貌。细嫩的枝条纤细而美丽,如同精致的玉器。她害怕秋风的侵袭。虞姬的珠子已经在战斗中破碎,不要再认定这埋葬灵魂的地方。只应将遗恨寄托在花丛之间,露水和泪水湿润了轻红的花瓣。古今都是如此。

注释:

  • 乍启:刚刚打开,形容女子的嘴唇轻启。
  • 尘飞处:尘土飞扬的地方,暗示环境的动荡。
  • 翠叶:指嫩绿的叶子,象征生命的活力。
  • 通舞态:形容如同在舞蹈般的姿态。
  • 虞姬:历史人物,楚汉战争中的虞姬,以悲剧收场,象征美丽与悲伤。
  • 埋魂地:埋藏灵魂之地,指的是战争的惨烈与死亡。
  • 芳丛:花丛,象征美好而又短暂的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珏,宋代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寄情于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发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虞姬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丽与悲剧命运的思考,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女性脆弱与坚韧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开头两句“歌唇乍启尘飞处,翠叶轻轻举”,以轻巧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的娇美,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柔弱与灵动。接下来的“似通舞态逞妖容”,则深化了这一形象,展示了女子的妖娆与魅惑。诗的情感渐渐转向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尤其是“虞姬珠碎兵戈里”的意象,暗指历史上的悲剧,象征着美丽与死亡的无情交织。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邃的情感,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露和清泪湿轻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脆弱性的无奈,展现了古今情景的共通性。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歌唇乍启尘飞处:女子的唇轻启,尘土飞扬,暗示环境的动荡与内心的柔情。
  2. 翠叶轻轻举:翠绿的叶子轻轻摇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柔美。
  3. 似通舞态逞妖容:女子的舞姿如同妖娆,展现出一种诱惑的美感。
  4. 嫩条纤丽玉玲珑:细嫩的枝条如同精致的玉器,形容女子的纤细美丽。
  5. 怯秋风:女子害怕秋风,象征着对即将到来的衰败和失落的恐惧。
  6. 虞姬珠碎兵戈里:暗指虞姬的悲剧,展示了美丽与死亡的对立。
  7. 莫认埋魂地:不要再认定这是埋藏灵魂的地方,暗示对历史的反思。
  8. 只应遗恨寄芳丛:遗恨应寄托于花丛中,象征着对美好与生命的怀念。
  9. 露和清泪湿轻红:露水与泪水湿润了红花,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10. 古今同:古今的情感与命运都是相通的,强调了诗的普遍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比作舞动的翠叶,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使得整个场景生动鲜活。
  • 对仗:如“怯秋风”和“虞姬珠碎”,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女性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唇:象征甜美与柔情。
  • 翠叶:象征生命的活力。
  • 虞姬:象征美丽与悲剧。
  • 芳丛:象征美好的事物与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虞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西施
    • B. 嫦娥
    • C. 虞美人
    • D. 王异
  2. “露和清泪湿轻红”中的“轻红”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裙子
    • B. 红花的花瓣
    • C. 红色的果实
    • D. 红色的夕阳
  3.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诗词对比

  • 文珏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美与命运的思考,但李清照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文珏则将历史悲剧融入其中,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