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其二 春去》
时间: 2025-01-11 19:44: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 其二 春去
作者: 丁澎 〔清代〕
此去明年还见。何似离情难遣。
红泪如珠,偷弹多少,肯把东风换。
未到三更犹是伴。且待阑干弄晚。
奈鸟乱花喧,秋千立尽,目送残阳远。
白话文翻译:
明年再见时,何必如今日般难以割舍。
眼泪如同珠子,不知偷偷流了多少,
可愿为我换来春风?
即使未到三更,我依旧陪伴在这里。
让我们在栏杆边等到晚上。
只可惜花鸟喧闹,秋千已停,
我只能目送夕阳渐远。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去明年还见:明年再见。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红泪如珠:形容眼泪如珠子般闪亮,表现悲伤。
- 东风:象征春天的暖风。
- 三更:夜深时分。
- 阑干:栏杆。
- 奈鸟乱花喧:鸟儿在花间喧闹,描绘热闹的场景。
- 秋千立尽:秋千已停止摆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残阳:即将落下的夕阳。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东风”“鸟乱花”等意象,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词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作品风格多以清丽见称。
创作背景:
《雨中花 其二 春去》创作于一个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诗人以离别情感为主线,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雨中花 其二 春去》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慨。首句“此去明年还见”即以未来的重聚来淡化离别的痛苦,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希望。接下来的“何似离情难遣”,则转入对当前情感的反思,表达了离别时难以释怀的情感。
诗中“红泪如珠”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眼泪的晶莹与痛苦,增强了情感的张力。而“肯把东风换”的设问,则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情感的温暖。
后半部分“未到三更犹是伴”,表现出即使夜深,诗人仍愿守候,反映出深情的陪伴与守候之意。最后几句描绘了鸟儿在花间嬉闹,秋千停止,夕阳渐远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突显了离别的沉重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情动人,意境深远,展现了丁澎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去明年还见:诗人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 何似离情难遣:对离别情感的无奈与难以释怀的感慨。
- 红泪如珠,偷弹多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眼泪的痛苦,暗示情感的深度。
- 肯把东风换: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未到三更犹是伴:表现诗人愿意守候,展现出深情的陪伴之意。
- 奈鸟乱花喧,秋千立尽:描绘热闹的场景与时间的流逝,反映离别的伤感。
- 目送残阳远:以夕阳的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泪如珠”,形象地表现出悲伤的情感。
- 拟人:如“鸟乱花喧”,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与活动。
- 对仗:如“秋千立尽,目送残阳远”,形成平衡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重逢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红泪:象征悲伤与遗憾,体现出离别的痛苦。
- 鸟:象征自由与生命,体现出自然的活力。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反映出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松
B. 无奈
C. 高兴
D. 忘记 -
“红泪如珠”描绘了什么?
A. 欢乐
B. 伤心
C. 疲惫
D. 满足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思乡之情,情感真挚。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雨中花 其二 春去》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而丁澎则结合自然意象,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生命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解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