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时间: 2025-01-11 19:54:29

点点江霞染湿。

宛宛柔丝欲缉。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

素苇青蘋应不及。

只可惜、系船风急。

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点江霞染湿。宛宛柔丝欲缉。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素苇青蘋应不及。只可惜系船风急。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

白话文翻译:

细细的江霞映照着湿润的水面,柔柔的丝线似乎要缠绕在一起。像是借助垂柳的千尺长丝,密密地串连着珊瑚般的珠粒。白色的芦苇和青色的水草是无法相比的。可惜的是,系船的风太急。最美的情景是在碎红的光辉斜照之下,渔夫的斗笠在秋风中摇曳。

注释:

  • 点点江霞:江面上细小的霞光,形容水波荡漾时的景象。
  • 柔丝:指柔软的丝线,这里比喻柳条等植物的柔韧。
  • 千尺线:形容垂柳的长条,强调其细长。
  • 密缀珊瑚粒:比喻种种细小的景物像珊瑚一样密密相连。
  • 素苇青蘋:白色的芦苇和青色的浮萍,形容自然界的景象。
  • 系船风急:形容风势很大,系船时容易受到影响。
  • 碎红斜照:指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水面,形成美丽的场景。
  • 乱糁秋渔笠:形容渔夫的斗笠在风中摇曳,带有随意和自然的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时翔,字子明,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细腻清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在雨中观察自然,感受到江边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

诗歌鉴赏:

《雨中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江边的雨景和水面上的光影。首句“点点江霞染湿”便勾勒出一幅若隐若现的画面,轻柔的江霞在湿润的水面上波动,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通过“宛宛柔丝欲缉”与“似借垂杨千尺线”两句,诗人将柳条与水波的柔韧巧妙结合,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密缀珊瑚粒”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细小而美丽的事物,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珍惜。而“素苇青蘋应不及”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自然的敬畏,白色的芦苇和青色的水草,虽美但难以与江霞相提并论,突显出江边景色的独特魅力。

诗的最后两句“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乱糁秋渔笠”更是将景与情结合,渔夫的斗笠在夕阳的余辉中摇曳,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这种细腻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气息,引人入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江边的霞光与湿润的水面,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
    • 第二句通过“柔丝”引申至柳条的意象,强调自然的柔和与灵动。
    • 第三句借助比喻,展示了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美丽。
    • 第四句则以“素苇青蘋”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叹。
    • 第五句强调了环境的变化,带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 第六句则通过碎红的余辉,描绘出秋天的渔夫形象,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借垂杨千尺线”,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如“柔丝欲缉”,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诗保持了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江霞:象征着美丽和宁静,带有梦幻色彩。
  • 柔丝:代表着柔和与细腻,传达出自然的温柔。
  • 珊瑚粒:象征着生命中的点滴美好。
  • 秋渔笠:代表渔夫的生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点点江霞染湿”中的“点点”是指: A. 细小的雨滴 B. 细小的光点 C. 细小的花瓣 D. 细小的泡沫

  2. “最好是碎红斜照里”中的“碎红”指: A. 夕阳的余辉 B. 渔夫的斗笠 C. 小花瓣 D. 江水的波澜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时翔的《雨中花》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细腻的描写,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壮丽的气势。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前者柔和细腻,后者豪放激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时翔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