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27 03:37:07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

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

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洪适〔宋代〕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
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
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十月的盘洲,恰逢冬季的阳春季节。晚菊在此时争相绽放,然而又有谁在意人们的离别呢?树梢上聚集的芙蓉花,经得起霜雪的侵袭。心中欣赏四季的美好,不愿与那些痴迷于世俗纷扰的人争论。

注释

  • 盘洲:地名,指的是一个地方,可能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阳春节:指阳光明媚的春天,暗示冬日的温暖。
  • 晚菊:晚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 木末:树梢,诗中指的是高处的景象。
  • 芙蓉:通常指荷花,寓意清丽与脱俗。
  • 禁得:经得住,能抵挡。
  • 痴人:指那些沉迷于世俗情感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寓意高洁、坚韧。菊花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隐逸、节操结合,体现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人世烦扰的超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适(约1055-1123),字仲明,号南溪,宋代著名词人,风格清新俊逸,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绘的十月时节,正值秋末冬初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淡然。词中虽然描写了冬日的寒冷,但却通过晚菊和芙蓉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以“十月到盘洲”引入,既明确了时间与地点,也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背景。诗中运用“晚菊自争妍”的意象,象征着在萧瑟的秋冬季节中,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争相绽放,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木末簇芙蓉”的形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尽管面临霜雪的侵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采。

最后两句“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漠然,体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这种心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反映出诗人对人世纷争的反思与超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十月到盘洲:时间与空间的设定,为后文描写自然景色作铺垫。
    2. 小小阳春节:描写温暖的阳光,暗示着冬日的和煦。
    3. 晚菊自争妍:晚开的菊花在寒冷中展现出活力,象征着坚韧不拔。
    4. 谁管人心别:对人心冷漠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5. 木末簇芙蓉:芙蓉花的聚集,展现自然的蓬勃生机。
    6. 禁得霜如雪:即使面临霜雪,花朵仍然盛开,表达一种生命力。
    7. 心赏四时同: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8. 不与痴人说:强调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不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心的感受,展现内外的和谐。
    • 拟人:通过“晚菊自争妍”赋予植物以生命与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 芙蓉:象征清丽与脱俗,反映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向往。
  • 霜雪:象征困境与挑战,表现出自然的严酷与生命的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小阳春节”中“阳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晚菊”主要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离别
    • D. 冷漠
  3. “心赏四时同”的意思是什么?

    • A. 诗人热爱四季
    • B. 诗人对世俗无感
    • C. 诗人对生活的愤怒
    • D. 诗人对自然的无知

答案

  1. A. 春天
  2. B. 坚韧
  3. B. 诗人对世俗无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洪适更侧重于季节变化带来的内心感受,而苏轼则更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交融与哲学思考。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洪适的词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