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27 05:38:14

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

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

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

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

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 洪适 〔宋代〕

原文展示

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
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
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
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

白话文翻译

四月时节来到盘洲,正是黄梅雨季。
鞋底沾满了莓苔,避开湿滑的地方开辟了新路。
极目远望绿荫如盖,却看不见乌鸦飞翔的地方。
云彩掩映着奇特的山峰,远胜于庐山和阜山的景色。

注释

  • 四月: 指农历四月,正值梅雨季节。
  • 盘洲: 地名,可能指某个风景名胜区。
  • 黄梅雨: 指梅雨季节,雨水较多。
  • 屐齿: 指木屐的鞋底。
  • 莓苔: 长在岩石或潮湿地方的苔藓。
  • 乌飞处: 指乌鸦飞翔的地方,暗指天空。
  • 云采: 云彩的颜色和形态。
  • 奇峰: 指形态奇特的山峰。
  • 庐阜: 指庐山和阜山,都是著名的风景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南宋初年,长期在朝廷任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抒发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盘洲期间,正值黄梅雨季,诗人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生查子》通过描绘初夏四月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以黄梅雨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雨季的湿润与生机。开头两句描绘了盘洲的湿润环境,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人脚踏湿润的苔藓,象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第三句“极望绿阴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渴望和期待,而“不见乌飞处”则暗示了诗人心中一丝孤独与静谧, contrasting the lively surroundings with a moment of stillness. 最后两句“云采列奇峰”,用云彩和奇峰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壮丽的自然景观,强调了盘洲胜过庐阜的绝美之处。全诗意境深远,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 四月时节,正是黄梅雨季,描绘出湿润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2. 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 诗人脚下的木屐在湿润的苔藓上留下印记,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互动,开辟新路象征着探索的勇气。
  3. 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 诗人向远方眺望,期待看到茂密的绿荫,却无法找到鸟儿飞翔的踪迹,表达了对自然静谧的向往。
  4. 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 描述云彩在奇峰间变幻的美景,强调这片山水的独特与优越。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屐齿满莓苔”和“避湿开新路”,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 “云采列奇峰”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云彩与山峰的景象。
  • 拟人: 通过描绘乌飞处,赋予自然以人格,使其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风景的赞美,以及追求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梅雨: 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代表了自然的循环。
  • 莓苔: 代表了湿润的环境,隐喻人对自然的亲近。
  • 绿阴: 象征着清凉与宁静,暗示诗人的期望与渴望。
  • 奇峰: 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象征着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脚下的“莓苔”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干燥
    • B. 湿润
    • C. 寒冷
    • D. 炎热
  3.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庐阜”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山
    • C. 一种天气
    • D. 一种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 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注重对山水的豪放表现。
  • 杜甫《春望》: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