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季纯于去非兼属梁和仲曾元之吴仲权》

时间: 2025-04-28 00:23:27

西来政尔叹离居,数士英英端起予。

情话不遗亲且故,高交宁有数能疏。

诗章许和平反暇,尊酒仍饕簿领余。

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来政尔叹离居,数士英英端起予。情话不遗亲且故,高交宁有数能疏。诗章许和平反暇,尊酒仍饕簿领余。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从西边来时正感叹离别之苦,几位杰出士人正激励着我。深情的话语不忘亲友,高尚的交往怎能疏远。诗篇中许下和平的愿望,闲暇时仍享受美酒佳肴。河南的幕府也是名胜之地,愿你代我问问那里的情况如何。

注释

  • 西来:从西边来。
  • 政尔:正如此。
  • 叹离居:感叹离别。
  • 数士:几位士人。
  • 英英:杰出,卓越。
  • 端起予:正激励着我。
  • 情话:深情的话语。
  • 不遗:不忘。
  • 亲且故:亲友。
  • 高交:高尚的交往。
  • 宁有数能疏:怎能疏远。
  • 诗章:诗篇。
  • 许和平:许下和平的愿望。
  • 反暇:闲暇时。
  • 尊酒:美酒。
  • 饕簿领余:享受佳肴。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邸,这里指河南的某个地方。
  • 河南:地名,今河南省。
  • 名胜:风景优美的地方。
  • 愿交烦为问何如:愿你代我问问那里的情况如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徐季纯、于去非等朋友的,表达了对离别的感叹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幕府河南”可能是指河南的某个名胜之地,诗人希望朋友代为询问那里的情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西来政尔叹离居”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主题,透露出诗人对离别之苦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几句“数士英英端起予”和“情话不遗亲且故”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诗中的“诗章许和平反暇”和“尊酒仍饕簿领余”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之余,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两句“幕府河南亦名胜,愿交烦为问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知的好奇,希望朋友代为询问那里的情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离别和友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来政尔叹离居:诗人从西边来,正感叹离别之苦。
  2. 数士英英端起予:几位杰出士人正激励着我。
  3. 情话不遗亲且故:深情的话语不忘亲友。
  4. 高交宁有数能疏:高尚的交往怎能疏远。
  5. 诗章许和平反暇:诗篇中许下和平的愿望,闲暇时。
  6. 尊酒仍饕簿领余:仍享受美酒佳肴。
  7. 幕府河南亦名胜:河南的幕府也是名胜之地。
  8. 愿交烦为问何如:愿你代我问问那里的情况如何。

修辞手法

  • 比喻:“数士英英端起予”中的“英英”比喻士人的杰出。
  • 对仗:“情话不遗亲且故,高交宁有数能疏”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友情。诗人通过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来:离别的象征。
  • 数士英英:杰出士人的形象。
  • 情话:友情的象征。
  • 诗章:和平的愿望。
  • 尊酒:生活的享受。
  • 幕府河南:远方的名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幕府河南”是指哪里? A. 河南省 B. 河北省 C. 山东省 D. 江苏省

  2. 诗中“数士英英端起予”中的“英英”是什么意思? A. 杰出 B. 普通 C. 平凡 D. 平庸

  3. 诗中“情话不遗亲且故”中的“不遗”是什么意思? A. 不忘 B. 不记 C. 不念 D. 不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和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离别的主题,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