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原山行七绝 赵蕃 〔宋代〕
乌噪猿号古树丛, 乱青参倚更撑空。 悠然到处皆诗本, 须信山行不负公。
白话文翻译:
乌鸦在古树丛中喧闹,猿猴在树间呼号, 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诗的灵感, 相信这次山行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注释:
- 乌噪猿号:乌鸦的喧闹声和猿猴的呼号声。
- 古树丛:古老的树木丛生。
- 乱青参倚: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
- 撑空:仿佛支撑着天空。
-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 诗本:诗的灵感来源。
- 不负公:不辜负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是他在山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山行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在宋代,文人雅士常常通过游山玩水来寻找创作灵感,赵蕃的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乌鸦、猿猴、古树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山林氛围。诗中的“乱青参倚更撑空”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悠然到处皆诗本,须信山行不负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乌噪猿号古树丛:乌鸦在古树丛中喧闹,猿猴在树间呼号。这一句通过对乌鸦和猿猴的描写,营造出山林中生机勃勃的氛围。
- 乱青参倚更撑空: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壮丽景象。
- 悠然到处皆诗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诗的灵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 须信山行不负公:相信这次山行不会辜负我的期望。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意象:诗中运用了乌鸦、猿猴、古树、青翠的枝叶等意象,营造出山林中生机勃勃的氛围。
- 夸张:“乱青参倚更撑空”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壮丽景象。
- 对仗:诗中“乌噪猿号”与“乱青参倚”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林中自然元素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山林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乌噪猿号:乌鸦的喧闹声和猿猴的呼号声,营造出山林中生机勃勃的氛围。
- 古树丛:古老的树木丛生,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力量。
- 乱青参倚: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青翠的枝叶错落有致,仿佛支撑着天空的壮丽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乌噪猿号”指的是什么? A. 乌鸦和猿猴的叫声 B. 乌鸦和猿猴的行动 C. 乌鸦和猿猴的食物 D. 乌鸦和猿猴的栖息地
-
诗中“乱青参倚更撑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对仗
-
诗的最后一句“须信山行不负公”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山行的期待 B. 诗人对山行的失望 C. 诗人对山行的满足 D. 诗人对山行的怀疑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望岳》:这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赵蕃《松原山行七绝》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对宋诗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赵蕃诗集》:这本书收录了赵蕃的众多诗作,对赵蕃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