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时间: 2025-02-04 16:1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桥翠滴,巷陌烟浮,香染城西路。嫩寒依树,苍茫处寂寞鹭汀鸥渚。零弦断语,枉赢得消凝无据。春未阑,收拾闲愁,拟共东风住。生怕流光过羽,算繁华犹是,梁燕谁主?旧家萧鼓,笙歌事,瞥眼便归尘土。斜阳又暮,更谁识倚阑心素。花径迷,尘暗黄昏,疑月明前度。
白话文翻译:
在溪桥上翠绿的水珠滴落,巷子里烟雾缭绕,香气飘散在城西的道路上。寒意依依,树下依偎着一片嫩绿,苍茫的湖水上寂寞的白鹭和鸥鸟游弋。琴弦断了,言语无从传达,白白地赢得一场无据的消沉。春天还未结束,收拾起闲愁,打算与东风一同停留。我害怕时间飞逝,算起来繁华依然如故,谁来主宰这梁燕?旧日家中的萧声和鼓声,笙歌的事情,转眼间便归于尘土。斜阳又将落下,谁能识得我倚阑的心境呢?花径迷失,尘埃笼罩黄昏,似乎月亮的明亮曾经来过。
注释:
- 溪桥翠滴:溪水与桥的结合,翠色滴落,描绘自然景色。
- 巷陌烟浮:巷子和小路上弥漫着烟雾。
- 香染城西路:香气弥漫在城西的道路上。
- 嫩寒依树:春寒料峭,树下的嫩绿。
- 苍茫处寂寞鹭汀鸥渚:苍茫的湖水上,白鹭和鸥鸟显得孤独。
- 零弦断语:琴弦断了,无法言语。
- 生怕流光过羽:害怕光阴如羽毛般流逝。
- 算繁华犹是,梁燕谁主:即使繁华依旧,谁来掌控这飞燕的归属?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邓桐芬,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而闻名。她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本诗成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解语花》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深刻感慨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新的春意和寂寞的情感。开篇以“溪桥翠滴,巷陌烟浮”引入,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恬静的氛围,似乎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内心的感受与思考,“零弦断语,枉赢得消凝无据”,表达了对无法言说的情感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怀念。诗中“生怕流光过羽,算繁华犹是”则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惧怕,虽然繁华依旧,但一切终归尘土,令人感到无奈和沉重。
最后,诗人以“花径迷,尘暗黄昏,疑月明前度”结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存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和诗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溪桥翠滴,巷陌烟浮”:描绘自然的清新和宁静。
- “香染城西路”:香气弥散,营造一种温暖的气氛。
- “嫩寒依树”:感受到春天的初暖,但依旧有寒意。
- “零弦断语”:表达情感的无奈。
- “春未阑,收拾闲愁”:春天未结束,心中的愁绪依然存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羽毛,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香染”。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日景象,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惋惜、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溪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白鹭与鸥鸟:代表孤独与寂寞。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花径:美好而又迷失的象征,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A. 时间流逝 B. 爱情 C. 自然景色)
- “零弦断语”意味着什么?(A. 失去的音乐 B. 感情的无奈 C. 春天的结束)
- 诗中提到的“梁燕”象征什么?(A. 繁华 B. 归属 C. 迷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均反映了对时光与生活的思考。
- 诗词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家庭与个人命运的关系,而邓桐芬则侧重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近现代诗人研究》:关于邓桐芬及其作品的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