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时间: 2025-04-27 06:28:24

露桃红白照烟沙。

两株衠是花。

三分雪样七分霞。

十分春色赊。

垂柳外,那人家。

叩扉来乞茶。

眼波微溜髻鬟斜。

去年曾见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樊增祥 〔清代〕
露桃红白照烟沙。两株衠是花。
三分雪样七分霞。十分春色赊。
垂柳外,那人家。叩扉来乞茶。
眼波微溜髻鬟斜。去年曾见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一个温柔的女子。露珠映照着桃花的红白色,像烟雾中的沙子一样朦胧,两株桃花盛开得恰到好处。花朵的颜色,三分像雪,七分像霞,春天的色彩显得如此迷人。垂柳之外,有一户人家,敲门来乞求茶水。那女子微微一笑,发髻斜斜地垂落,去年我曾见过她。

注释:

  • :指“盛开”,这里形容花朵盛开的状态。
  • :意为“借”,这里用来形容春色的美丽犹如借来的。
  • 叩扉:敲门,乞求茶水的动作。
  • 眼波微溜:形容女子眼神娇媚,似乎流动着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清新优雅的风格,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阮郎归》创作于清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描绘春天的美景同时,也寄托了对往年美好回忆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美的情感。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人情的词作,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著称。诗中用“露桃红白照烟沙”的句子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的娇艳与清新,露珠的点缀让花朵更加生动。接下来的“三分雪样七分霞”,进一步突出了花色的柔美,雪白与霞红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了一个女子,她的形象通过“眼波微溜髻鬟斜”展现出柔和而又充满生气的气质。她的出现让整个春天的景色更加丰富,似乎是与自然相融的存在。整首词在优美的描写中,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露桃红白照烟沙:描绘桃花在露水的映照下,红白相间,宛如烟雾中的沙粒。
  2. 两株衠是花:指两株桃花盛开,生动形象。
  3. 三分雪样七分霞:花的色彩似雪般洁白,又似霞光般绚丽,展现春天的魅力。
  4. 十分春色赊:春天的色彩似乎还不够,给人一种美好的期待。
  5. 垂柳外,那人家:描绘出柳树之外的一户人家,增添了生活气息。
  6. 叩扉来乞茶:有人来敲门询问茶水,表现出亲近的生活场景。
  7. 眼波微溜髻鬟斜:女子眼神流转,发髻轻斜,展现她的妩媚与温柔。
  8. 去年曾见他:回忆起去年曾见过的情景,流露出对往日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桃红白照烟沙”,通过比喻将桃花与烟沙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三分雪样七分霞”,对称的结构使词句更为和谐。
  • 拟人:通过“眼波微溜”展现女子的神态,使其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女子的柔情,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回忆的珍惜,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美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 露珠:代表着清新、纯洁和短暂的美好。
  • 柳树: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寓意柔和与生机。
  • 女子:是春天的化身,代表着温柔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樊增祥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叩扉来乞茶”中的“乞茶”是什么意思?
    A. 请求茶水
    B. 讨要食物
    C. 送茶
    D. 喝茶

  3. 诗中提到的意象有哪些?
    A. 桃花、露珠、垂柳
    B. 冬雪、夏雨、秋风
    C. 山河、江水、星空
    D. 竹林、梅花、桂香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相见欢》 李煜

诗词对比: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更多地强调了夜晚的柔和与宁静。
  • 李煜的《相见欢》则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上,更加浓烈,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阮郎归的文化内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