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元调前辈以张元礼撰游盘山诗属和》

时间: 2025-01-27 04:31:23

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

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

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
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
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岳的景象,山石如同齿轮般重重叠叠,百折千回的山路通向高峰。小径因樵夫的踪迹而断绝,险峻的山峰让人说话也变得悬空。远处的沧海像是舀出的水,窦中泉水清澈可见。站在高处,心意渺茫,似乎在向客人告别。

注释:

  • 积石:指堆积的石头,形容山石的形态。
  • 百折:形容山路曲折多变。
  • 径转:小路转弯。
  • 樵踪:樵夫的足迹。
  • 峰危:山峰险峻。
  • 沧波:大海的波浪。
  • 泃水:指的是泉水。
  • 渺渺:形容渺小、细微。
  • 苍茫:形容广阔而模糊的景象。

典故解析:

“沧波”常指浩渺的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泃水”则常用于描写清澈的泉水,象征纯净与灵动。诗中通过这些意象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弼,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览盘山之际,旨在抒发对高山景色的感慨,以及在高处所产生的渺小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的奇险与自然的壮美。首联“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便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石的重叠和山路的曲折,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表达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与险峻,山路难行,使得人与自然的距离感愈加明显。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则通过远近对比,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辽阔与神秘,沧海与泉水之间的对照,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及其无穷的魅力。最后两句“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站在高处,心中感慨万千,似乎与世隔绝,向来客道别,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及人生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积石何齿齿:描绘了山石的形态,像齿轮一样的堆积,暗示山的高大与险峻。
  • 百折趋层巅:形容山路的曲折,向上攀登的艰难。
  • 径转樵踪断:小路因樵夫的踪迹而中断,暗示人迹罕至的荒凉。
  • 峰危人语悬:山峰险峻,使得人说话的声音在空中飘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隔阂。
  • 沧波天外勺:用海水的浩渺比喻远方的辽阔。
  • 泃水窦中泉:泉水清澈,与大海形成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源泉。
  • 渺渺凭高意:高处的思绪渺小而细微,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苍茫谢客前:与来客道别,反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波”比喻大海,增加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人语悬”,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通过描写险峻的山峰和辽阔的海洋,反映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传达出对生存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石:象征坚韧与不屈。
  • 樵踪:代表人类活动的痕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沧波:象征浩渺与深邃,表达内心的广阔。
  • 泃水:象征生命的清澈与纯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积石何齿齿”中的“齿齿”是指什么?

    • A. 齿轮
    • B. 石头
    • C. 山峰
    • D. 路径
  2. 诗中提到的“百折趋层巅”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小路的曲折
    • B. 山峰的高度
    • C. 水的流动
    • D. 森林的密集
  3. “渺渺凭高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孤独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壮志豪情。
  • 李白《庐山谣》:通过描绘山水,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哲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均描写山水之美,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宁静的气氛,而本诗则更强调险峻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解读。
  • 《诗经与古诗词》:探讨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