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沈宜修 〔明代〕
柳疏垂映长亭酒。
酒亭长映垂疏柳。
人去促飞尘。
尘飞促去人。
雁征愁信远。
远信愁征雁。
弹泪染绡纨。
纨绡染泪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忧愁的场景:在长亭旁,柔软的柳枝低垂,与酒亭相映成趣。人走之后,飞扬的尘土似乎在催促着离去的脚步;孤雁在空中飞翔,带着远方的愁苦信使。弹奏的乐声中,泪水染湿了绡纨;而绡纨又因泪水的浸染而显得更加动人。
注释:
- 疏:稀疏,形容柳树的枝叶散乱。
- 长亭:指长亭,是古代游客休息的地方。
- 促:催促,加快的意思。
- 飞尘:飞扬的尘土,象征离别的瞬间。
- 雁征:大雁迁徙,常用来象征远行或思念。
- 愁信:愁苦的信件,传达思念之情。
- 弹泪:指弹奏乐器时流下的眼泪。
- 绡纨:绡和纨是两种轻薄的丝织品,寓意柔美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与诗歌,风格细腻,常以抒情为主,作品情感真挚而深邃。他的生活时期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对其创作有深刻影响。
创作背景:
《菩萨蛮》创作于一个春秋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凄美的情感。开头的“柳疏垂映长亭酒”,通过柳树的柔软与酒亭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离别的情感愈加明显,尤其是“人去促飞尘,尘飞促去人”一句,生动地描绘出送别时的匆忙与不舍。
诗中的“雁征愁信远”不仅强调了离别的遥远,也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归雁,象征着思念与愁苦。最后两句“弹泪染绡纨,纨绡染泪弹”则用音乐与泪水的交织,展示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整首词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展现了沈宜修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疏垂映长亭酒:描绘柳树的轻柔与酒亭的静谧,暗示着美好的时光。
- 酒亭长映垂疏柳:强调酒亭与柳树的相互映衬,突显出环境的优雅。
- 人去促飞尘:人离去时,尘土飞扬,象征着匆忙的离别。
- 尘飞促去人:尘土的飞扬催促着人们的离开,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
- 雁征愁信远:孤雁在空中飞翔,带着思念的愁苦,暗示着远方的期盼。
- 远信愁征雁:愁苦的思念与孤雁的归途相互呼应,形成情感的层次。
- 弹泪染绡纨:弹奏乐器时泪水湿润了丝绸,传达出内心的悲伤。
- 纨绡染泪弹:绡纨因泪水而显得更加动人,表达了情感的脆弱与细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去促飞尘,尘飞促去人”,展现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雁的迁徙比喻思念的远方,增强了意象的丰富性。
- 拟人:通过“雁征愁信”,使自然景物赋予感情,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展现了沈宜修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离别,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酒:代表欢聚与离别,反映人际关系的温暖。
- 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雁:常用作思念与归属的象征,传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泪:情感的归宿,象征着深切的悲伤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主要是? A. 山
B. 柳树
C. 花
D. 水 -
填空题:诗中“人去促飞尘”反映了_____的情感。
-
判断题:诗中雁的迁徙象征着思念的愁苦。(对/错)
答案:
- B
- 离别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沈宜修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