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人日雨雪》

时间: 2025-04-28 03:59:37

此地从来僻,今朝自古阴。

五年犹作客,一饭敢虚襟。

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

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辰人日雨雪
此地从来僻,今朝自古阴。
五年犹作客,一饭敢虚襟。
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
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今天天气阴沉,仿佛与古时一样。五年来我依然是个客人,哪敢在一餐饭上失去真诚的态度呢?春天的气息岂会因此而断绝,晨曦的光辉理应早早降临。国家的美好安危如何呢?我在雪中拥抱着那秀丽的深林。

注释:

  • 丙辰:指的是一个年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 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这是人们的生日。
  • :偏僻、荒凉。
  • 虚襟:指的是空虚、敞开的襟怀,表示真诚。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岂终閟:岂会因此而终止、断绝。
  • 国香:指国家的美好或安宁。
  • 抱雪秀深林:在雪中抱着美丽的深林,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典故解析:

  • 人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人们的生命和新生。
  • 春色:春天常被视为生机和希望的象征,常用来寄托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生卒年不详),字元亮,号澄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常与历史、社会相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丙辰年的正月初七,正值人日之际,诗人身处偏僻之地,面临雨雪天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丙辰人日雨雪》是一首反映诗人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的作品。诗的开头便以“此地从来僻”引入,点明了身处的环境。诗人通过对五年宿客生活的回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接着,他提到“一饭敢虚襟”,说明自己在这五年的漂泊中,依然保持诚恳的态度,令人动容。

在“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中,诗人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最后一联“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则转向对国家和自然的关怀,传达出一份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地从来僻:说明环境的偏僻,暗示孤独感。
  2. 今朝自古阴:天气阴沉,表现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3. 五年犹作客:回顾自己在此地漂泊的岁月,感到时间的无情。
  4. 一饭敢虚襟:强调待人之道,表明自己的真诚和对他人的尊重。
  5. 春色岂终閟:对春天的期待,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6. 晨光宜早临:希望晨光早日到来,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7. 国香无恙否:关心国家的安危,表现出诗人的家国情怀。
  8. 抱雪秀深林:描述自然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体现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与希望联系,展现出生活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国家和自然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而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 深林: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此地从来僻”的意思是?

    • A) 这里非常繁华
    • B) 这里非常偏僻
    • C) 这里人烟稠密
    • D) 这里风景迷人
  2. 诗中“春色岂终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绝望
    • B) 对春天的期待
    • C) 对春天的无所谓
    • D) 对春天的厌恶

答案:

  1. B) 这里非常偏僻
  2. B) 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春望》与《丙辰人日雨雪》均表达了对国家和自然的关怀,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愁苦,而《丙辰人日雨雪》则更关注个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