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26 06:17: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尽清明三月雨,东风才到溪滨。
画工传得已非真。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
倚槛盈盈如欲语,就中拈足花神。
自然亭馆一番新。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
白话文翻译:
经过了清明节,三月的雨水已经停了,东风刚刚吹到溪边。
画家所传达的画作已经不再真实。青色的君子意图深远,桃花与李花还不成双成对。
我倚在栏杆上,满怀柔情似乎想要说话,而就在此时拈起了花神。
自然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从今往后观赏绝佳的美景,不仅仅是洛阳的人们。
注释: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在四月初,是春季的一个节气。
- 东风:春天的暖风,象征着万物复苏。
- 画工:指画家,这里形容画家的技艺。
- 青君:指青色的君子,可能是指一种理想的人物形象。
- 倚槛:靠着栏杆,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花神:指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生命与美。
- 亭馆:指亭台楼阁,表现自然景色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沈蔚的诗词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细腻的观察。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写于春天,正值桃李盛开之时,表达了作者对春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融合,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是沈蔚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整个诗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的开头通过“过尽清明三月雨”引入春天的气息,清明节后万物复苏,东风吹拂,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接着,作者提到“画工传得已非真”,提醒读者即使是画家所描绘的春色,也无法比拟自然的真实美丽。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思考,桃李虽美,但未必能相融相依,象征了人际关系的复杂。而后一句“倚槛盈盈如欲语”,则展示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气息。
诗的最后两句“自然亭馆一番新,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了自然的美景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的,打破地域的界限,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普遍追求。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沈蔚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尽清明三月雨”:描绘春天的雨水,清明节后,春雨已停。
- “东风才到溪滨”:东风吹拂,带来春天的气息。
- “画工传得已非真”:画家的作品再美,也不如自然的真实。
- “青君著意处,桃李未为伦”:青色的君子意图深远,桃李虽美但未成双对。
- “倚槛盈盈如欲语”:靠着栏杆,似乎想与花朵倾诉。
- “就中拈足花神”:在此时拈起花神,象征春天的美好。
- “自然亭馆一番新”:自然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
- “从今观绝品,不独洛阳人”:美景令人陶醉,不仅局限于洛阳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景与画作进行对比,强调自然的真实。
- 拟人:赋予花神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自然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强调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明:象征春天的生机。
- 东风:象征希望与复苏。
- 桃李:代表春天的美丽事物。
- 花神:象征生命与美的绽放。
- 亭馆:象征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过尽清明三月雨”中的“清明”是指?
- A. 一个节气
- B. 一种花
- C. 一种天气
- D. 一种音乐
-
诗中提到的“青君”是指?
- A. 画家
- B. 君子
- C. 桃花
- D. 春风
-
诗中所描绘的“亭馆”象征着?
- A. 人与自然的对立
- B.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 C. 生活的繁忙
-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临江仙》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多强调个人的豪放与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则更注重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春天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