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再用前韵》

时间: 2025-02-04 15:25:08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

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

求田问舍笑豪英。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再用前韵
苏轼 〔宋代〕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
不知钟鼓报天明。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
求田问舍笑豪英。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带着酒在山雨中,穿着衣服在晚晴时入睡的情景。诗人不知已是清晨,钟鼓声响,唤醒了他。梦中,他变成轻盈的蝴蝶,仿佛无忧无虑。随着年岁的增长,一切都已尽去,归来的计划仍未实现。他在问田问舍时,笑对那些豪杰。他自得于湖边的沙路,免去了行走在泥泞中的烦恼。

注释:

  • 带酒:指的是喝酒,形容在雨中醉意朦胧。
  • 钟鼓报天明:形容清晨的钟声和鼓声。
  • 栩然:生动、轻盈的样子。
  • 求田问舍:指寻求田地与房舍的生活状态。
  • 豪英:形容豪杰、英才。
  • 湖边沙路:指的是湖边的沙滩小路,象征轻松和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位于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抒写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曾被贬至黄州。在黄州的生活中,他常常以诗歌记录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这首诗写于黄州时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再用前韵》通过描绘雨后晴天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的“带酒冲山雨”便营造了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平和。紧接着,诗人用“和衣睡晚晴”描绘了他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状态,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而静谧。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困扰:“不知钟鼓报天明”,他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似乎在提醒自己年华已去。梦中的“蝴蝶”成了他对轻松生活的渴望,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而“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虽有志向但未能如愿以偿,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诗人以“求田问舍笑豪英”结束,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尽管人生如梦,仍然能在幽静的湖边找到一份宁静与自在。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洒脱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带酒冲山雨:诗人持酒在雨中,意在表达放松、洒脱的心情。
    • 和衣睡晚晴:在雨后晴天中,诗人衣衫未褪,表现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
    • 不知钟鼓报天明:对时间流逝的无感,体现出一种恍惚。
    • 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梦境中的轻盈状态,象征自由与无忧。
    • 老去才都尽: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归来计未成:表达对理想未实现的失落。
    • 求田问舍笑豪英:面对现实的无奈,仍保持乐观心态。
    • 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在生活的困扰中,寻找一处安宁之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中的蝴蝶比作轻松的生活状态,富有象征意义。
    • 对仗:如“钟鼓报天明”与“求田问舍”,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描绘得如同有情感的存在,使情景更生动。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渐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象征放松与心境的愉悦。
  • 山雨与晚晴:代表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起伏。
  • 钟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蝴蝶:象征自由与轻盈的生活状态。
  • 湖边沙路:象征安宁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带酒冲山雨”的意思是( )

    • A. 在雨中喝酒
    • B. 把酒洒在山雨中
    • C. 带着酒去山上
    • D. 在雨中奔跑
  2. 诗中提到的“蝴蝶”象征着( )

    • A. 自由与无忧
    • B. 年龄的增长
    • C. 高雅的生活
    • D. 追求名利
  3. “求田问舍笑豪英”表达诗人对( )

    • A. 理想的追求
    • B. 生活的无奈
    • C. 自然美的向往
    • D. 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南歌子·再用前韵》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苏轼更聚焦于内心的思考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具有更为激昂的豪情与对酒的欢愉。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