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曲》
时间: 2025-04-28 05:46: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村曲
作者:陆游 〔宋代〕
山村今年晚禾旱,
奏下民租蠲太半。
水村雨足米狼戾,
也放三分慰民意。
看榜归来迭歌舞,
共喜清平好官府。
老翁犹记军兴时,
汝辈少年那得知!
白话文翻译
今年山村的禾苗因旱情而晚熟,
因此请求减免一半的民租。
水村的雨水充足,米粮丰收,
也给百姓带来三分的安慰。
看到榜单归来后,大家欢歌舞蹈,
共同庆贺清平的美好官府。
老翁仍然记得战乱兴起的时光,
你们这些年轻人又怎能理解呢!
注释
- 禾旱:禾苗因缺水而受旱。
- 奏下:上奏请求,向上级请示。
- 民租:民众的租税。
- 狼戾:狼狈、艰难的状态,指生活困苦。
- 慰民意:安抚民众的心情。
- 榜归来:指官府发布的榜单,可能与减租相关。
- 军兴时:指战乱时期,老翁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生于士族家庭,年轻时曾有志于仕途,但因政治波折和个人理想,屡遭挫折。他的作品多以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风格豪放、清新。
创作背景
《水村曲》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山村的旱情和水村的丰收,反映了民众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府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老翁的回忆也暗示着对战乱的哀伤与对和平的珍惜。
诗歌鉴赏
《水村曲》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状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因旱情而导致的禾苗晚熟,反映了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困苦。而随后提到的水村却因雨水充足,米粮丰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不同地区的命运差异。诗人在此用心良苦,既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又传达了对丰收的庆贺。
诗中的“看榜归来迭歌舞”,生动描绘了民众对好官府的感激,表现出在安定环境下人们的快乐与团结,这样的情景也让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而最后两句,则以老翁的回忆为结,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使人更加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呼唤年轻一代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村今年晚禾旱:描绘山村因干旱导致禾苗晚熟的状况。
- 奏下民租蠲太半:请求减免一半的民租,反映民众的苦楚。
- 水村雨足米狼戾:水村丰收,生活富足,形成对比。
- 也放三分慰民意:指减租和丰收带来的安慰。
- 看榜归来迭歌舞:民众因好消息欢歌舞蹈,庆贺好官府。
- 共喜清平好官府:大家共同感恩于清平的治理。
- 老翁犹记军兴时:老翁回忆过去战乱的艰辛。
- 汝辈少年那得知:质问年轻人如何能理解这一切。
修辞手法
- 对比:山村与水村的对比,突显社会的不平等。
- 排比: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末句的反问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传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主题思想
《水村曲》通过对比与回忆,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同情、对丰收的庆贺以及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村:象征困苦与艰难。
- 水村:象征富足与安宁。
- 禾苗:代表生计与希望。
- 老翁:象征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村曲》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杜甫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水村”象征着什么? A. 困苦
B. 富足
C. 战乱
D. 迷茫 -
老翁的回忆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A. 增添乐观情绪
B. 提供历史的对比
C. 使诗歌更简短
D. 增加自然描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肃杀与凄凉,反映了战乱中的民生困苦。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民生,但陆游的作品更具希望和庆贺的情绪,而杜甫的作品则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沉重感。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诗人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