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2:21:37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意思解释

江上二首 其一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白话文翻译:

潮水与风连绵浩荡,沙滩上引得行客滞留。
夕阳下更显得清静,我坐在空荡的江边,看不见一只近船。
一起观赏芦苇丛生的地方,聊聊稻米和粮食的计划。
我不敢抱怨生活的艰辛,凶年在全国一半的地方。

注释:

  • 潮连: 潮水连绵不断。
  • 淹留: 滞留、停留。
  • 落日: 夕阳,日落时分。
  • 清坐: 清静地坐着。
  • 空江: 空旷的江面。
  • 共看: 一起观看。
  • 蒹苇: 芦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聊即: 随便聊聊。
  • 稻粱谋: 计划收成的粮食(稻米和其他粮食)。
  • 未敢: 不敢。
  • 嗟艰食: 叹息生活的艰辛。
  • 凶年: 歉收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新法以振兴国家。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内容涉及政治、哲理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江上二首》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饥荒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关心。

诗歌鉴赏:

《江上二首 其一》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前两句以“潮连风浩荡”开篇,展现出江水与风的浩大气势,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沙引客淹留”则暗示了旅行者因美景驻足,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静谧,诗人在此时此景中,感受到一种无船可归的失落与空寂。

第三、四句则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聊起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显示出对丰收的渴望。然而“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则让人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诗人对此深感无奈,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亦蕴含着对人间疾苦的深思,体现了王安石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潮连风浩荡: 描述潮水与风的力量,暗示自然的伟大与浩瀚。
  2. 沙引客淹留: 旅客因美景而停留,表现出自然的吸引力。
  3. 落日更清坐: 在夕阳下独自坐着,感受到环境的宁静。
  4. 空江无近舟: 江面上没有近处的船只,突显出孤独感。
  5. 共看蒹苇宅: 与友人一起观赏芦苇,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6. 聊即稻粱谋: 随意聊起对未来的粮食收成规划,显示出对生活的关注。
  7. 未敢嗟艰食: 不敢轻易抱怨生活的艰辛,反映出诗人的坚韧。
  8. 凶年半九州: 说明当时社会的困境,表达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潮连风浩荡”比喻自然的浩大,增强视觉冲击。
  • 拟人: “沙引客淹留”赋予沙滩以吸引人的特性,增强生动感。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艰辛的反思,体现了王安石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风: 自然的力量,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 象征着旅途与时间的流逝。
  • 落日: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 蒹苇: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生命的顽强。
  • 稻、粮: 代表生活的希望与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潮连风浩荡”,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自然的浩大
    • C. 自然的危险
    • D. 自然的美丽
  2. “未敢嗟艰食”中的“嗟”字意思是:

    • A. 嘲笑
    • B. 叹息
    • C. 感叹
    • D. 责备
  3. 诗中提及的“凶年”指的是:

    • A. 丰收年
    • B. 贫困年
    • C. 歉收年
    • D. 和平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但通过春天的景象来展现希望与绝望的交织。而王安石在《江上二首 其一》中则更多地运用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