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德逢
王安石
先生贫敝古人风,
想柴桑在眼中。
怜悯鸡豚非孟子,
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
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
相知何藉一刘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贫困与古人风范的向往。诗中的“先生”指的是古代的仁人志士,生活清贫却保持高尚的品德。诗人想象着在柴桑的景色中,感受到那种宁静。对鸡和猪的怜悯并不是像孟子那样的道德教化,而是强调勤劳的精神,像周公一样重视农业的耕作。诗人内心深处藏有三千篇古籍的智慧,心境却像五百张弓一样宽广闲适。生活在世间,要保持内心的安宁,与朋友相知相交并不需要依赖于名声显赫的刘龚。
注释:
- 贫敝:贫困、简陋。
- 柴桑:地名,指古代诗人陶渊明所居之地,象征田园生活。
- 鸡豚:指家禽和家畜,代表普通的农家生活。
- 孟子:指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强调仁义与道德。
- 禾黍:指谷物,象征农业生产。
- 周公:周公旦,周朝的贤臣,以勤劳治国闻名。
- 三千牍:比喻古籍、书籍,代表知识的积累。
- 五百弓:形容心境宽广,悠闲自在。
- 刘龚:指刘备与龚遂,历史人物,象征交友的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和,晚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和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力求富国强兵,是“熙宁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诗歌常以清新质朴、寓意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示德逢》创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某个时期,反映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王安石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波折,诗中流露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示德逢》展现了王安石对理想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古代仁人志士的描绘,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先生”不仅指代古人,更是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仰慕和自身理想的追求。
诗中“怜悯鸡豚非孟子”一句,打破了传统道德教化的束缚,强调了对生存状态的理解与关怀。王安石并非单纯崇尚儒家道德,而是更注重实际的生存状态与人性的关怀。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则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书籍的积累与宽闲心境的追求,表达了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结尾处的“处世但令心自可”,更是道出王安石的人生态度:在世事纷繁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才是人生的真谛。这种思想与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相通,反映了王安石的深邃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贫敝古人风:描绘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清贫生活,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敬仰。
- 想柴桑在眼中:诗人向往柴桑的田园风光,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怜悯鸡豚非孟子:表示对普通生灵的怜悯,不同于孟子的道德理想,强调实际关怀。
- 勤劳禾黍信周公:勤恳务农,像周公一样重视生产,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
- 深藏组丽三千牍:比喻藏书丰富,象征知识的积累与内涵。
- 静占宽闲五百弓:心境宽广,追求内心的安宁与闲适。
- 处世但令心自可:在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
- 相知何藉一刘龚: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地位与名声,而在于心灵的契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籍比作“三千牍”,强调知识的丰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手法,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反映了他对知识、劳动、内心宁静的重视,以及对古代仁人志士的敬仰,展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桑: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鸡豚:代表普通人家的生活状态,体现对生存的关注。
- 禾黍:象征着勤劳与农业生产。
- 三千牍:代表知识的丰盈与智慧的积累。
- 五百弓:象征内心的安宁与宽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 A. 孟子
B. 古代仁人志士
C. 周公 -
“怜悯鸡豚非孟子”这句表达了什么? A. 对动物的怜悯
B. 道德理想的追求
C. 对生存状态的理解 -
诗中“深藏组丽三千牍”是指什么? A. 书籍的丰富
B. 农田的丰收
C. 朋友的相知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陶渊明的诗作均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更加强调内心的安宁与知识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自我归隐的理想。两者在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上具有相似性,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